序——埃利希•冯•丹尼肯(第2/3页)

我们对现实的有限知识绝大多数是建立在“当下”这个基础之上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活在“当下”而不是“过去”。我们关心今天发生的事情,今天的头条新闻,昨天的事已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目光短浅,这个致命的弱点剥夺了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力。我们认为当下的知识是过往一切知识的登峰造极。我们声称这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社会,我们的先辈们所知之事远不及我们。这种想法让我们变得骄傲自满,让我们无视过去,甚至鄙视过去。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不了解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蹈覆辙。这种愚蠢的看法致使历史学家们和考古学家们不怎么相信我们的先辈。令人震惊的是,这种谬见还畅通无阻地在付诸实践:例如2500年前希腊的希罗多德2(Herodotus)这样的古代历史学家,如果他们所阐述的事情符合我们当下的知识体系,我们就会欣然地把他们的言论载入史册,但恰恰就是同一位历史学家,甚至通常就在同一页上面,如果其言论不符合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列为虚假言论,称他们为骗子、浮夸者,将他们贬低到愚昧无知之人的行列。

例如,我们这个时代的埃及古物学家们引用了希罗多德的言论。他们指出,法老美尼斯3(Pharaoh Menes)改变了孟斐斯(Memphis)北部尼罗河(Nile)的流向。但在面对同一个希罗多德时,他们却无视他在《历史》(Histories)一书第1卷第18行中的叙述:“美尼斯之后,相继出现了330位国王,祭司们从一本书中大声读出了他们的名字。”尼罗河改道和“美尼斯”这个名字吻合,但330位国王则与之冲突。在第141章和第142章中,就是这位希罗多德还讲述了他的底比斯4(Thebes)之旅。在底比斯,祭司们向他展示了341尊雕像,大祭司对着每一尊雕像说了一些话语。参观完毕之后,大祭司告诉希罗多德,这341尊雕像象征着一个时期,即1.134万年。那时,神已经以人形出现在地球之上了。我们对于这1.134万年有何了解呢?它们被逐出了我们的视线,被重新阐释为误解或被认为是“农历”。然而埃及从未有过“农历”年,希罗多德也从未使用过该词语。

约在公元前300年,埃及有一位名叫曼涅托5(Manetho)的大祭司,他是“圣殿里的抄写员”。他生活在托勒密一世6(the first Ptolemaic king)统治时期,同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7(Plutarch)是同时代的人。曼涅托著有8部著作,其中有一本是关于埃及历史的,还有一本据说是有关天狼星的,这本书罗列了史前各位国王的名字和统治时代,这些国王可追溯到众神时期。曼涅托在书中提到,埃及的第一位统治者是赫菲斯托斯8(Hephaistos),其后的统治者依次为柯罗诺斯9(Chronos)、俄赛里斯10(Osiris)、堤丰11(Typhon)、何露斯12(Horus)。何露斯是俄赛里斯和伊希斯13(Isis)的儿子。曼涅托写道:“在众神统治之后,众神的后代们又统治了1255年。随后,又有其他国王统治了1817年。在这之后,孟斐斯人(Memphite)中又出了30位国王,约统治了1790年。后来,提尼泰王朝14(Thinite)又先后出了10位国王,约统治了350年。众神后代总共统治了约5182年。”

曼涅托著作的原稿已失传。不过历史学家朱利叶斯•阿非利加努斯(Julius Africanus)和教父优西比乌(Eusebius)(卒于公元339年)抄写了曼涅托著作的大部分内容。优西比乌教父清楚明了地指出,曼涅托列出的年代或许是农历年代,这些年代加在一起总共约有1.4万个公历年代。

公元前1世纪,生活在西西里(Sicily)的狄奥多洛斯(Diodorus)编纂了一部长达40卷的历史丛书。他在第1卷中指出,古代众神“仅生活在埃及,建立了诸多城邦”。他们的后代就在这些城邦中繁衍生息,而其中有些后代“成为了埃及国王”。那时的人是智人15(Homo Sapiens)的祖先,或是“众神放弃的……而不是彼此蚕食”的最初人类。人们从众神那里学到了(据狄奥多洛斯所述)艺术、采矿、工具制造、土地耕种和酿酒等知识。当然,人类也从这些给予人类帮助的天人那里学到了语言和写作知识。狄奥多洛斯所引用的资料现已失传。尽管如此,他却清楚知道自己在讲什么,正如他在第44章中所述,他把埃及的各个年代同自己的埃及之旅进行了对比:“埃及众神和其他英雄统治埃及的时间不少于1.8万年。最后一位统治埃及的神圣国王是何露斯,也就是伊希斯的儿子。而由人类国王统治埃及的时间不少于5000年,直到第180个4年周期16的到来,我来到了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