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星DNA,地球生命(第2/10页)

德雷克的方程式——成为众所周知的公式——在搜寻外星生命方面是一个深得人心的方法,虽然它从未能合理地提供很好的指示,说明生命有多么普遍——或不普遍。有些外空生物学研究者认为,这个方程式太局限了,因为它仅聚焦于生命起源的行星,而不是生命被播种的地方。由于人类可以来回往返于各个国家,所以生命或许也可来回往返于各个行星。尤其是,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源自别的某个地方,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就不能被包括在“德雷克方程式”的测算结果当中!绝大多数科学家会指出,这个方程式中的所有因子都是未知数,所以一切结果都是推测而已。如果按照“德雷克方程式”来计算,那么也就意味着宇宙中存在生命星球的数量从零到数十亿都有可能,这取决于人们相信“德雷克方程式”的程度。“德雷克方程式”是一个烟幕弹,从德雷克创造这个方程式的方法来判断,似乎他是有意而为之。

同“德雷克方程式”相关的另一种科学方式就是“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恩里科•费米3(Enrico Fermi)于1950年提出了该悖论。费米悖论认为,外星文明存在的极大可能性和证明其存在或同外星文明接触的证据缺乏,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悖论。当然,由于科学拒绝研究或认可同外星文明潜在接触的证据,所以这个悖论本身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另一个悖论。

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沃特卢市(Waterloo,Ontario)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的阿德里恩•肯特(Adrian Kent)认为,或许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说明外星人为何没有通过射电天文学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存在。他认为,除了地球之外,在宇宙的其它地方也可能存在信息资源竞争。因此,高级物种就可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开拓其它星球,这个观点正好同撒迦利亚•西琴所提出的理论不谋而合。如果事情是这样,那么“星球大战”(Star Wars)就不仅仅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很有可能是遥远的银河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不切实际的研究者以及持怀疑态度的人常常使用“德雷克方程式”和“费米悖论”这两种很好的方法来嘲笑整个领域。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装备了一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望远镜旨在搜寻能够从地球上看到的行星,它们能够绕过或穿过其前方的恒星。该望远镜自2009年3月启用以来,就一直在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回信息。截止2011年2月,这台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确认了15颗新行星,发现了1235颗备选行星,这包括我们太阳系之外的最小行星。2011年3月,已经证实我们的银河系有至少20亿颗类地行星,即所有类似太阳的恒星数量的2.7%。如果我们将其推展到其它星系——已知的宇宙中有将近500亿个——可能那里存在1000亿个类地行星。这是最少的情况!那么,显然在那之外的某处存在其它生命形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此,过去我们被外星生命造访过的几率也增加了。

33.胚种论

假使外星生命没有同我们人类接触过会怎样呢?假使我们就是外星生命又会怎样呢?假使我们——地球之上的所有生命——来自其它地方又会怎样呢?生命并非起源于地球这个观点古已有之。首批已知的胚种论——这是该观点的科学命名——支持者中的一位就是苏格拉底4(Socrates)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5(Anaxagoras)。阿那克萨哥拉认为,宇宙是由无数胚种构成的。他认为,这些胚种在到达地球之后产生了生命,他杜撰了术语“panspermia”(胚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