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于快乐,伟大源于痛苦(第2/2页)

“当晚陪同钱谦益一起礼塔的还有钱澄之,他在自己的诗中说长干塔‘是夜仿佛有光’,这不是陶渊明‘仿佛若有光’的希望,而是陷入黑暗的绝望……我现在的住所,也可见一座高约50米的慈寿寺塔……因檐角挂有风铃3000多枚,俗称‘玲珑塔’,微风拂过,清脆之声曾遍及禅院……如今寺已毁,风铃早已不存,有声的宝塔,遂成无声的沉默。

“在嘈杂的市井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朋友无法阐述的那种感觉——这是关于平庸和伟大的差别。对于普通人,我们的动力引擎来自“嘈杂市声”和“闪烁霓虹”中的快乐,而对于那些注定的伟大,他们的痛苦来自星光可能消逝后的漫长黑暗,风铃不再颤动后的无言昼夜,然后才有了人生道路上的分野:一些人将在既定轨道上平稳行驶,却永远不会像大钟沉重而悠远的轰鸣;另一些人则必须在怒海中行舟,驱动痛苦认知自我。

快乐闪现在微小的瞬间,痛苦才生长于精神的大地,而当我们吐出“伟大”这个词的时候,它已经处于那些孤独的高峰与深刻的痛苦的交界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