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月家村(二)(第2/3页)

他比了比手指,看着亲姐姐的眼神简直就是看着犯了错误的犯人一样,凶残又无理取闹。

小模样简直萌坏了一群人,唯有月桥冷冷一笑,完全不受影响:“本来准备今晚顿鸡的,既然你说我虐待你,那晚上别吃了。”

月小弟眼角含泪,这下子是真哭了。

过了几日,月老大牵了牛车把月余煦、月淮顺着几十只养得肥头二胖的家禽送到了张家酒楼后门,等在那里的管事快速的迎来上来,热情的招呼他道:“余粮啊你可来了,咋家大厨都催了我几次了。”边说着,等月余粮停了车,他也不客气的直接掀了后边的帘子,把笼子里的兔子和鸡提了出来。

月余粮淡淡的解释:“送了我二弟他们去县太爷那边。”

管事也不是真抱怨,他们家的猪肉、鸡、兔子都是在月家拿的,跟月家人熟得很,听了他的话还呵呵一笑:“你们家二弟可真是争气,哪像我家的…”

除了逗猫就是遛狗,出门就当散财童子,这人比人,真是比死人。

月余粮扯了扯嘴角,也不理他的口是心非,帮着一起下了货,又有账房的带着两个小厮把重量一撑,在算盘上拨了几下,说道:“兔子一共七十斤,鸡三十斤,每斤二十五文,一共是二千五百文钱,粮哥算算对不对。”

月余粮也公事公办的点头道:“是对的,张叔你给我银锭子就行。”

月家猪肉摊和张家酒楼一向都是货到结款,张叔直接从袋子里抓了二个一两的银锭子,又串了五百文铜钱递给他,交接完了这才温和的对他笑道:“还没恭喜你呢,祝你家二弟节节高升啊。”

月余粮也变了脸色,露出一个晚辈的和煦模样,客气的回道:“多谢张叔吉言了,今日县太爷宴请众位学子和先生,在张家酒楼定下席面,可见县老爷对酒楼的重视。”

鬼话谁不会说?月老大也是披着读书人外皮的杀猪匠,两个人你来我往恭维了对方好一会,才满意的告辞离去。

管事在一旁羡慕的看着,直到月余粮驾着车走远了,才招呼小厮把东西抬到厨房去。

怪说不得那么多户供应的,张家偏偏与月家合作,这一个卖猪肉的都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别提家里还有好几个呢,如今,月老二在县太爷那里也挂上号了,这门路更是宽了,张家有远见呢。

谢师宴之后,月余煦就收拾了包袱去了江南,月老大还是跟着月屠夫到处收猪,余氏就在摊子上打下手,十里村里也是老模样,月桥带着月小弟,顾着家里的家禽养殖大业。

数月匆匆而过,到了冬月,年节的气味逼近,在吃年饭时,月桥迎来了十四岁的生辰,月家几口早早关了摊子,从镇上返了回来,只有月余煦托人稍了封信回来,说开年之后要考核,之后若是考得好,就让准备去京城云云。

虽然人没回来,好歹记得妹妹的生辰,跟着信一块送来的还有一箱子的杂物,是衣料和特产,月屠夫砸吧着嘴,一边听着月余粮继续念老二的信,翘着腿抿了茶,嫌弃的道:“这老二,一点规矩没有,谁不是盘着年节回来,他倒好,一箱子东西就把咋们打发了。”

月屠夫生得壮,嗓门也粗,吼一嗓子半个村都能听得见,虽然压低了声儿在抱怨两句,还是招来了在厨房忙碌的余氏。

余氏手里拿着锅铲,一手插着腰站在堂屋门口,拉着脸骂道:“你还不满意了,谁在老二走的时候让他好生读书,别记挂家里的,那一箱子东西,谁最先跑去挑的,都说了是给桥桥的生辰礼,你个当爹的也好意思跟闺女抢,没羞没躁的哼!”

余氏一心挂在厨房里边,骂了几句脚底生风似的又走了。

月屠夫老脸泛着红,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拿着信纸遮住脸的月老大,在堂屋巡视了一圈,确定屋里没别人听见,脸上的红晕这才慢慢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