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通天灵宝 第九百二十三章 白露书院(第2/3页)

之所以选此人,一方面书院相比佛道两家,招收弟子明显宽松了许多,只要不是邪道魔宗的弟子,就算本身有师承来历的,只要身世清白,仍然照收不误。而且另一方面,昔年甘池对这位严先生有过大恩,对方出身儒门,对恩义之事一向最为看重,也一定会尽心尽力办此事的。否则虽然还有其他的路子,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实在不太高。

毕竟大晋的修仙宗门,虽然不像天南如此难进,但也同样不是一名低阶散修,说进就进的。

韩立听了白露书院之名,稍微打听清楚其所在的玉田山位置后,在某日晚上偷偷御器过去远远观察此山的灵脉,结果心中比较满意。

虽然此灵脉远远不能和他在天南安置了诸多灵眼之物的洞府相比,也算是不错的灵脉,远比太昌城附近的其余几条强得多了。

说起来,要不是灵眼之树等东西频繁移动,会有损其内灵气精纯,常年不安置在灵脉上也会让灵性渐失,他只要带两件灵眼之物在身,随便找条低劣灵脉倒也能凑乎修炼用了,又何必处心积虑的混进大宗门内修行。

于是就这样,韩立摇身一变,立刻成了甘池某位远房投奔的姻亲。表面来历是身具灵根,学了些肤浅法术的低阶散修,对修仙之路极为向往,这才托甘池这位远房叔父加以帮助,看看能否进入某大宗继续修行。

甘池找到了在城内某出名的大书院执教的严姓儒生一说,这位出于报恩的想法,倒也一口答应了下来,二人这才有此一行的。

“嗯!看来甘兄为你这位表侄还真颇花费了些心思。不过这也难怪,世间凡人能拥有灵根者万中无一,自然对你多加垂青了。就是在下也是苦无灵根,否则也早进入白露书院,苦修求仙之道了。”儒生口中有些感慨的说道。

韩立笑了笑,识趣没有接口此言。

下面中年儒生不再多说什么,带着韩立直往上而去,刚走到快到半山腰时,突然肉眼可见的另一座山峰上,传来阵阵的钟鸣之声,声音清鸣悠扬,让人听了不由精神大振。

“宝灵寺的这口青蝉钟,还真是一件少见的宝物,但每天三次的敲打一遍,宝灵寺的那些高僧也未免炫耀了一些。”儒生身形一顿,扭首瞅了一眼那座比幻云峰还要高大三分的山峰,摇摇头的喃喃说道。

韩立一听那座山峰是佛宗的所在,目中精光一闪,露出一丝若有所思之色。以他的感悟,这所谓的宝物其实也不过是件上阶法器罢了,没有何稀奇的。

他伸手扶了扶背后的粗长包裹,就继续跟着儒生往上而行。没有多久,二人终于来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块平台处,眼前豁然一亮。

只见入目之处,翠绿盎然,郁郁葱葱,一大片青竹林出现在了眼前。而竹林中,隐约可见红墙白楼,一片优雅景色,数条白石幽径更是直通竹林深处,尽头处隐约可见一个高约数丈的巨大朱门。

“走吧,正门通常情况下不会开启的,跟我走偏门即可了。”中年儒生扫视了一眼竹林,口中如此说道,带着韩立往一侧走去,步入其中一条小路,进入了竹林中。

结果七拐八拐后,韩立和儒生出现在了一扇丈许高的漆黑木门前,儒生轻吐了一口气,上前“砰砰”的轻轻一扣门。

门无声无息的开了,顿时从里面走出一名白袍儒衫的年轻人。

“啊,原来是严先生到了。先生是来找鲁大先生的吧?”这名年轻人身上有灵气波动,有炼气期三层的修为,但竟对身上丝毫法力没有的严姓儒生却客气异常,这让一旁的韩立看在眼内,心中不禁啧啧称奇。

要是在天南,这种事情说什么也不会发生的吧。看来儒门还真是规矩森严,竟然让修仙者能对一名凡人低头。不过,这种情形估计也只能在低阶修仙者身上发生,高阶修仙者绝不会出现这种事情的。韩立暗中冷笑的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