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节 说和(第2/4页)

江海在旁边脸都白了,几个陪同军官的身子都颤得厉害——陵卫军官的腐败真是触目惊心,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邻居边军更烂,听说他们要扣五成的。相比之下,我们陵卫士兵还是很有优越和幸福感的,我暂时还不用担心他们会闹兵变。

为确保安全,下次应该多加一条军规,禁止向其他省陵署的官兵打听收入,违者打军棍。

江海汇报,镇标在靖安大战中损失兵员四百三十二人,需要招募新兵补上。让江海提出招兵计划,报军情处审批——不知要多少银子呢?

我跟江海说,省署要组建一支新部队。我把构想中的纯斗铠部队想法跟他说了,告诉江海,斗铠并非一定要搭配步兵使用的,一支能快速机动的斗铠师能击败行动缓慢的数万大军。

我本以为要将军们接受先进的装甲集群和狼群战术很困难,不料竟是毫不费力。

江海说,其实当年天武王就是这样干的,他就是以纯斗铠部队毁灭了刘汉的百万大军。只是后来大魏建国后,当年的野战军必须分守各处,斗铠数量严重不足,只能以步兵一起搭配使用了——我怎么就把这个例子忘了?真是丢脸。

对我的想法,江海很感兴趣,他说了很多想法,有些还是蛮有意思的。这小伙子不错,军学很扎实,经验丰富,最重要的,头脑还没僵化。”

……

写到这里,孟聚停下了笔。在今天视察中,镇标的负责人江海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这个青年军官开朗、热诚而干练,对孟聚热情但又没到奉承的地步,这分寸感把握得不错。

关于新组建的两个斗铠师,在师长人选上孟聚还在犹豫。他心中的候选人有三个,分别是吕六楼、江海和王北星。

从感情上,孟聚比较倾向于吕六楼和王北星,大家共生死过,比较靠得住。但他们也有各自的缺陷,吕六楼是小兵出身,他指挥小队作战精通,但缺乏指挥大规模部队的经验;

王北星粗中有细,带兵比吕六楼带得好,但他却是刚接触斗铠,对斗铠作战并不熟;

江海既有带领大部队的经验,也有实战经历。虽然在靖安大战中,省署的部队败得一塌糊涂,但那是叶迦南判断失误的责任,不是江海的责任——省署的军队被数倍的魔族和叛军两头夹着打,能支撑到靖安署过来增援,这已算江海指挥能力卓越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的履历都比吕六楼和王北星要强,但缺点是,对他的品性和忠诚,孟聚并没有把握。

要选靠得住的人呢,还是选能干的人呢?

孟聚还在考虑着,欧阳辉却在外面敲响门,喊道:“大人,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去天香楼了。”

孟聚应了一声,吩咐王九进来将今天查阅的文件整理好,出门与欧阳辉一同出发。

天香楼的生意还是这么好,客流稠密,人声喧哗。

在大堂,孟聚见到了天香楼掌柜的杜老板,他笑着拱拱手:“杜掌柜的,好久不见,最近生意还好?”

以前,杜掌柜见孟聚时还敢笑着奉承两句,但如今,他简直正眼望孟聚都不敢了:“小民参见镇督大人!恭喜镇督大人步步高升、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好了,咱们是熟人了,老杜你就别整这套了。元都督定了哪个包厢?带我们过去吧。”

照旧是三楼的豪华包厢,孟聚和欧阳辉坐下不久,元义康就领着两个人到了——其中一个是易小刀,另一位是孟聚不认识的干瘦男子,看气质,也是边军的将领。

见面时,大家很客气地寒暄打招呼。

孟聚跟易小刀见过数次,奇怪的是,虽然明知道易小刀跟申屠绝一样是拓跋雄的爪牙,但不知为何,对这个笑眯眯的年青将领,孟聚却没有多少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