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节 新政(第2/11页)

孟聚想说话,但元义康挡住他:“老弟,你听我说完:你们白总镇很器重你,叶家也跟你关系不错,这些我都知道。但若拓跋元帅真的恼了,全力来对付你的话,他们都保不住你的。这里可是北疆,在这里跟拓跋元帅作对的,没一个好下场的!

孟老弟,你给不给我面子无所谓,但你去见一下那姓文的吧,这是为你自己好!”

看着元义康那诚恳而焦切的脸,孟聚微微感动。他能察觉到,在这一刻,元义康说的是真心话,他是真的为自己担心。

官场上的真情就象沙漠里的泉水一般,正因为罕见,所以才显得越加珍贵。

他拍拍元义康的手,温和道:“都督,我知道你是好心的。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告辞了,您也早点休息吧,鲜于霸那种小人,为他呕气不值得,这人迟早会有报应的。”

看着孟聚那辆印有东陵卫白狼标志的马车疾驶而去,慢慢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东平都督在原地门口伫立久久,长叹了口气。

在元义康看来,孟聚不但是位勇敢善战、文武双全的优秀将领,更是一位值得深交的朋友,重情重义、正直侠气,他正直的品格比他的勇敢更为难得。

但唯一的缺陷是,他太执着于义理了,不肯变通。

这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啊,他难道不明白吧?如今这荒谬的世道,好人都是先死的啊!

……

因为韩启峰这个大威胁的消失,接下来的几天,孟镇督过得无忧无虑,他终于过上了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憧憬的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省镇督,要忙的话,他能忙得马不停蹄,但倘若要偷懒的话也容易,只需把那些要签字的公文统统往桌子底一塞就好——难道谁还敢来催他不成?

休闲期间,孟聚比较关注南唐北伐的进展,过几天他都打发王九去机要室问下,有没有新的军情通报。

东平行省离南方实在太远了,现在孟聚获知战情的渠道只剩下总署的军情驿报了,而上面的消息起码是一个月前的。

从驿报上来看,南唐的北伐战是步步胜利,北伐军势如破竹,已打到了成都平原附近。不过南唐军队至今还没遭遇巫庙的重型斗铠主力部队,洛京的兵部认为,南唐肯定是占了上风,但最终胜负如今还是殊难预测——蜀中崎岖的地理限制了南唐军队的补给,蜀人的“山海”系列斗铠军团同样是精锐军团,这支巫庙统管的精锐部队,随时可能出现在南唐军队的任何一线上。

因为这是分析南唐与西蜀的战斗,事不关己,孟聚认为兵部驿报的分析还是可信的。但倘若是南唐和北魏开战的话,那就说不好了,驿报里只有日期和地点是靠得住的,哪怕南唐的北伐军攻克了洛京,驿报上也只会说:“我英勇王师在洛京城内再次给予南贼重创,共计击毁南贼斗铠××架,杀伤贼兵××人,辉煌大捷!”

而东陵卫总署的驿报里则提到,在这次战事中,南唐军方大量启用新生代的年青将领。这批年青将军无论是能力还是进取精神都比墨守成规的老将们要强得多,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得这场本该势均力敌的战争成了南唐势如破竹的进军秀。

总署特别提到了几个南唐将领的名字:“襄樊镇守府裨将沈俊秀、江都禁军鹰隼校尉徐离、江都镇守府镇虎校尉李君息、襄樊镇守府拔山校尉赵军圣”。

总署的驿报没有具体说这几个人的履历和战绩,只是简单地说,这几个少壮派将军在战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总署的兼知署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前沿的江淮署、豫南署也要加强对这几位将领的信息搜集——至于加强信息搜集要干什么,驿报里没写,不过大家都猜得出来,接下来不是收买就是绑架、刺杀这些下流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