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东掖门外下了好大的雪(第2/4页)

纷纷大雪给大宋的都城蒙上了一层白色,平添了几分靓丽。

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安静到了极点的宫殿群落,在宫灯的照耀下,美如画卷。

大宋皇城小的可怜,从延福宫的文华楼,一眼就能看到尽头。

不远处的宣德门前,有些汴京的孩童,在雪中嬉戏玩闹,还有孩童弄得自己身上脏兮兮的被父母训斥。

偶尔也会有马车缓缓走过,马夫吆喝着孩子避行。

夜里的汴京安静而祥和,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城外的金国大兵,已经距离不到十里。

汴京不宵禁,但是今天大雪,街上还是有很多人在抓紧回家。

偶尔还有一些宅子里在这深夜里有着微弱的灯光,或许是游子的母亲在微弱的灯下缝补着衣衫。

亦或许是寒窗苦读的学子,专心致志的备考。

他们这些烛光,点缀了深夜的汴京。

这就是大宋吗?

这群普通人,这些百姓,才是构成大宋的主干,而不是他姓赵,就代表了大宋。

自己跑路,这些人还能安逸吗?

怕不是,只有绝望吧。

他还看到一支庞大的车马在笔直的御街上缓缓前行,还能看到大大的黄底红字的赵字旌旗,在凛冽的寒风中。

八匹骏马拉动的车辆,如同一座移动的房屋一般,在汴京城内能有这种排场的只有宋徽宗赵佶。

这个赵佶是真的着急啊!

居然没等到次日太阳升起,就匆匆带着自己的妃子和收拾好的行装,向着城门方向而去。

郓王府灯火通明,无数亲事官举着未曾点燃的火把,静静的矗立在大雪之中,巍然不动。他们在等待郓王的命令,金兵围城,这个时候的郓王召集他们,定是要出城应敌。

大丈夫何惧生死!

郓王将崭新的大红色龙袍披在身上,带好自己的晁天冠,坐在榻上,心思起伏。

自己终于等到了今天,从重合元年的参加科举,获得状元名号的那天起,他就在等待这一天的来临!

“夫人,你觉得这身龙袍,可还合身?”赵楷脸上喜气洋洋的说道。

父皇已经离京,朝堂尽是文官大臣,自己的状元,天生文官亲和,还有汴京将门支持,此次进宫取那皇位,必然是手到擒来!

朱凤英是赵楷的妻子,而她的姐姐朱琏,是赵桓的皇后。

她在昏暗的烛火中皱着眉头,此番进宫真的能一帆风顺?这是宫闱之变,如此狷狂,真的能拿到这大宋的皇位吗?

“官人,还是把甲胄穿上,刀兵无眼,小心伤到了。”朱凤英小声的说道。

赵楷长笑两声,大笑着说道:“要称呼我为官家!过了今日子时!我就是这大宋的皇帝!万人敬仰的陛下!而你!夫人,就是我大宋的国母!母仪天下的皇后!从今天起,要习惯你的身份!”

朱凤英觉得赵楷现在真的是疯了。

机事不密,则失身。

她不看好赵楷这次的宫闱之变。自己也需要小心打算。

“宣亲事官三位军都指挥使进来!”赵楷现在正是志得意满之时,哪里看到了妇人眼中的犹豫和担忧?

“殿前禁军军都指挥使曹林,王琛,郭奉,见过陛下!虎翼后军、天武后军、神卫后军共六千人集结,任凭官家差遣!”三人披甲带刀走进了屋中,附身说道。

他们带着森罗一样的面具,让人不寒而栗。

“好!好!好!甚好!待到明日登基之时!就是尔等荣华富贵永享之日!人人都是从龙之臣,人人都有从龙之功!令全军点燃火把!准备进宫!哈哈!”赵楷狂笑着说道。

当然他觉得一个明君应该从谏如流,所以将龙袍褪下,换上了戎装,披上朱红色的大氅,踏出了郓王府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