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内乱(第6/7页)

“是以,我打算亲自领兵十五万,先破山南叛军,然后收拾陈逆。”我慷慨道。

“明相三思啊,您的身子不好,这等军仗之事,还是交给将军好了。”奉诏回朝的管叔桐接话道。

“呵呵,本相原就领着将军衔,还怕打仗不成?倒是李彦宗和马全郭那对活宝,好日子过久了,恐怕连马都骑不动。”我笑道。

冯霂面露为难之色,还是道:“既然明相执意要去,还请明相保重,只是这京师防卫……”

“金绣程大将军已经领兵十万回来了,我再留下一万神武军,料陈和也无法在三年内攻陷京城。”

“可金将军那里迟迟没有动静啊。”房志龄道。

冯霂借口道:“老夫已经派人去问了,想来没几天就有消息了。”

我算了算日子,道:“恐怕金绣程将军没有入京。”

“啊!”朝房里一片惊讶之声。

“陈逆大军隔大河与关内对峙,金将军定是直接趋军赶赴关内了。”我道。

听我说完,朝房里的百官显然松了口气。

“这金绣程!”冯霂资格老,指名道姓骂道:“居然敢抗旨不遵!也太大胆了。”

“冯相,太祖诏谕:领兵大将离京三百里即可不奉君命,金将军也是大帅之才啊。”我替金绣程道,也为了将来我领兵在外,京师不要不识好歹给我什么乱七八糟的诏谕。

钟乐响起,百官列班。

说完了调军平叛之事后,冯霂又说了些调粮赈灾的事。因为冯霂一下要从江南路调来五十万石,引起一阵争议,说多说少说正好的人都有,火烧眉毛的事,争论了大半天才算双方妥协,明日再吵。

我对五十万石没什么概念,只知道是大半个江南路的存粮,这还是房志龄说了之后我才知道的。所以他们问到我的时候,我只好模棱两可,什么都没说。

正要散朝回家时,从未开过口的太子突然放声叫道:“明太傅慢走!”

百官虽然诧异,却也马上就归于平静,按班离去。太子跳下龙椅,朝我走了过来,拉住我的手,道:“太傅,你真的要去打仗了?”

我点了点头,笑道:“这是你李家的江山,当然不能让逆匪猖狂。”

太子慢慢低下头:“但是,听说打仗会死很多人。”

我心中一怔,道:“总是难免会死人的。”

“太傅,他们要给苏夫子谥号,苏夫子是不是死了啊?”太子又问。

我不忍心骗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这些事他总会知道的:“苏夫子被坏人害死了。”

太子的眼睛开始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终于哽咽道:“太傅要早些回来。”

“呵呵,那个自然。”我爱怜地摸了模他的后脑,似乎骨头还是软的,真是孺子。

元平六年,我点起十五万大军,将官百员,于当日大帅誓师出征的故地,点炮出兵。照我原意是由金绣程领兵,我监军,总算不是残疾人领军。可惜金绣程的确率军入了关内路,兵到当日就在大河花口段截击了一支叛军。

所以,我点了史君毅王宝儿为副将,各领军五万。韩广红领三万为游击军,我本人领两万作中军。一应粮草补给,从京师带了一部分,却因为大旱要赈灾,其他的只有由当地府衙供给。

这也是我分兵的最大原因,河南路是今年大旱的灾区,还是较早就上报饥荒的路府,要他们一次提供十五万大军的补给,恐怕逼死河南布政使也筹不出来。

这次,我的军旗也换了,全军打的是“越宰相明”字样的旗号,韦白亲自操笔写的魏碑体,很有气势。

章仪和芸儿只送我到门外,带了许多东西,连寒衣都准备好了。

“莫非两位娘子希望为夫不要回来?带这么许多东西。”我笑道。

两人当然又是一阵娇嗔,拖着我的手说话。我的大军辰时便要开拔,她们倒像是永远说不完一样。最后道别再三,总算上了车,不过心里总是甜蜜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