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第2/2页)

柯勒·贝尔(7)

一八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注释】

(1)法利赛人,古代犹太教一个派别的成员,《圣经》中称他们为言行不一的伪善者。

(2)荆冠,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7章第29节,耶稣钉上十字架以前,被戴上用荆棘编的冠冕,受到戏弄。

(3)《圣经·旧约》《列王纪上》第22章第8节,以色列王亚哈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

(4)据《圣经·旧约》《列王纪上》第22章,亚哈要去攻打基列的拉末,召集四百先知询问可否去攻打。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米该雅告诉亚哈,耶和华派西底家来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后亚哈在拉末中箭流血死去。

(5)指英国作家萨克雷(1811—1863)。他擅长用讽刺笔法勾勒英国社会的面貌。长篇小说《名利场》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尖锐讽刺贵族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和愚昧无知。

(6)菲尔丁(1707—1754),英国小说家。先后写了《堂吉诃德在英国》等二十五部政治讽刺喜剧。所写长篇小说《汤姆·琼斯》等,尖刻讽刺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

(7)柯勒·贝尔,夏洛蒂·勃朗特发表这部作品时用的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