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建成+李渊(第3/6页)

和太子宫相比较,这小院子连房子在内,也就太子宫一间正殿大小,现在却隔出三间屋子,还有一个放了几盆花、支起架子晾了手帕的庭院。小,紧凑,压抑,两个女人住在这里都觉得小的喘不过气,塞进来两个壮年男子和十个小孩之后,他们觉得一转身就能互相撞到。还没有地方可坐,只能站着。

如果要在这里生活,那么毫无疑问,贫民生活就是地狱。

等了很久见到抱着两匹布、斜挎包的美人走回来,美人年轻貌美十分活跃,言笑晏晏:“你们是谁?好眼熟。”

如果是两个陌生男子呆在院子里,她早就喊人了,可是这还有一群小孩……卖小孩的?

不买!我自己有好几个。

太穆皇后去世的时候,李建成才不到二十岁,现在他老了很多,鬓边有白发,脸上有政治留下的深深痕迹。母亲看着儿子觉得眼熟,却没想到是自己儿子,怎么会死的这样突然。

他却一眼就认出了母亲:“太穆皇后,母亲。”

“我是元吉啊。”

窦惠定定的看了他们俩一会,再看看几个害怕的咬手指头的小孩:“建成??元吉???你们俩怎么会突然来?你们死了?这些是……”

我总共才生了五个啊!李建成、小心肝、李玄霸、李元吉都死了,我的骨血只剩一个还活着??我的儿子们打下的天下,不会落到别的女人所生的儿子手里吧?

“是我们的儿子。”李建成本想告状,到了眼前又说不出口。输了,输了一败涂地,妃妾被没入掖庭做奴婢,男丁全部被杀……和兄弟打架输了之后,回来找母亲哭鼻子,这种事十岁之后就不能再做了。

李元吉扑上去跪下,抱住母亲的大腿:“娘!李世民为了当皇帝,把我们都给杀了,连我们的幼子都不放过!”

窦惠沉默了很久:“让她说中了。”

“谁?谁说中了?”

“杨坚和独孤伽罗。”

……

人间有两个人很高兴,李博乂和窦诞。他们两个先后担任宗正卿,负责管理皇室子弟……在太子和秦王争斗时,担任这个职务是多么危险啊。

李博乂的父亲是李渊那早夭的哥哥,他从小被叔父李渊抚养长大,和李建成李世民关系都很好,李渊看这几个儿子各树党羽,就让他出来管一管兄弟们。李博乂不傻,不想作死,就养了几百个美女,天天醉酒狂饮,玩音乐。成功被撤职。

窦诞是窦惠大哥的儿子、李渊的二女婿,是皇子们的表哥+姐夫。他也天天装死装傻,也被成功撤职。

也有两个人很不高兴,李渊的堂弟李幼良,大力支持李建成,直接以谋反罪赐死了。

李纲——刚正不阿的大臣,唯一一个在杨勇被废之后对杨坚说东宫官员有罪的人。隋朝时他是杨勇的太子洗马,唐朝时他是李建成的太子詹士,都是老师的职务。李纲真的心累,尽心尽力辅佐两位太子,提供的建议都没人听。想致仕。

他或许还不知道,再过些年,他将要负责教导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

史官更平静,事情稍稍告一段落,玄武门事变的当天下午,他们就找过去询问:“秦王,太子殿下,请问您在‘平息太子谋反’之前,如何密议计划?”

皇帝身边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太子身边有时候会有,其他人身边都没有,史官的资料来源全靠在皇帝身边围观、朝会上的言论、本人复述和传言。□□里没有史官,李世民身边也没跟着史官,只有他的属官记录下他的部分言行。

虽然有些笨蛋会在秘密会议时记录下与会者的名字、并保留会议记录,但太子的人没这么蠢,也没这么无聊。

密会、密议中到底说了什么?史官当然不在,只能听当事人转述。

李世民擦擦眼角:“一开始我是不同意的,那是我亲兄弟。他们做出这种事,我母亲在九泉之下多伤心啊呜呜呜。我就是死,也不想兄弟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