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媚娘+不中(第3/6页)

同样有晋升空间,位置高的人或讲经说法、或开坛做法、或管理寺庙各院、钱粮、香烛,各有职务和好处。

她晚上哭一哭,偶尔写写诗,白天还是努力读经工作,侍奉住持。

听说皇帝要来,自然是万分期待。

李治自然不能白来,要给她们施以恩惠赏赐。

全寺的尼僧都要出来拜谢皇帝,不论是高祖的后妃还是先帝的后妃,出家之后就只是尼僧。

在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武媚娘,她站在前排,格外认真的看着皇帝,咬着嘴唇,扑簌簌的落泪。

李治也还记得她,服侍先帝的嫔妃侍女中,只有她最为出色。不年轻,但矫健、热烈,看起来比别人健壮。他就喜欢那些活力的女人,当初就有些欣赏,很感慨自己后宫中没有这样活跃的妇人,王氏端庄缓和,萧氏千娇百媚,没有几个能上马飞驰的,她们都缺乏这种积极向上的寒门美女的气息。

今日一见面,忽然想起当年,为先帝侍疾时,自己很难过,武媚娘抓着我的手安慰我,她的手很热,也很有力,在夏日微凉的晚风中尤其炙热烫人。那些纤弱微凉的柔夷、端着的名门女子总没有那种感觉,她们举止有度,绝不会睁大眼睛凑近了看着太子,说那些大胆赞美的话,不合礼法却并非色情。

想到这里,凝视着她那双被泪水洗刷过的眼睛,还有最光溜溜闪着光的大光头,不禁落泪。

武媚娘上前奉上手帕:“陛下保重贵体。”

李治看着她叹了口气,欲语还休。看到手帕上有泪痕,就没有用来拭泪,揣进袖子里,接过别人的手帕擦了擦眼泪。

跟来的宦官、随从、史官,庙里的住持、首座、都监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念头——下一任住持算是定下来了!

皇帝似乎与她用情不浅,要对一个女人好,把最好的地位给她,那就是感业寺的住持。

大胆一点设想!以后还可以假借进宫讲经的名义,进宫去私通。刺激!

当今天子当太子期间经常哭,登基之后哭的次数逐月衰减,平时待在宫里处理政务时都挺平静。他的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宫中没有秘密。

当今萧妃受宠,王皇后苦恼却无可奈何,一听说皇帝和先帝的宫妃相视流泪,就派人去调查这是什么交情。宫妃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很容易查到,原来是侍奉先帝起居的武才人。

宫中妃嫔那些地位高的,只负责陪皇帝宴饮游玩和睡觉,低等的还得干活,并非养尊处优。

王皇后想着这样一个先帝的宫妃,皇帝即便爱她,也只是因为之前求而不得。求不得是八苦之一。我毕竟是皇后,皇帝若是喜爱她,对我没什么影响。我自是无宠无子,却可以夺去萧淑妃的风头。

便去求见皇帝。

李治正拿着宦官进上的诗作叹息,这是武媚娘再感业寺所做的诗,并不避人。

想你想的眼睛花,想你想的头发晕。

想你想的身子瘦,想你想的眼泪掉。

你若不信我的话,石榴裙上有泪痕。

这诗作当然不用避人,感业寺中曾经是嫔妃的尼僧都写,互相看着都认为是思念先帝的诗。可李治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是思念自己的诗,多么情真意切,多么感人。或许在先帝身边时,她已是含情脉脉,只是不敢表白。

王皇后过来看了看,说了一句格外中听的话:“何不接她进宫,服侍皇上?”

李治不由得高看她一眼,想不到皇后能说这样顺心如意的话。“荒诞,那是先帝的才人。”

王皇后看出来他心思浮动,那表情比看见萧淑妃更……饥渴。似乎有些迫不及待,她不由得暗暗嘲讽皇帝的审美观,一个萧淑妃,一个先帝武才人,呵呵,难怪我不受宠。她又劝了几句,不在意旁边的史官站在角落里,一句句的记下帝后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