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2/3页)

朱砂痣阎君眨眨眼,愉快的解释道:“但地府不会哦,地府的根基在于阎君是神仙,以及我们致力维持的天地正气。不论是佛教传入中国,还是现在景教、袄教传入中国,建立寺庙,招纳信徒,都无法动摇我们的壁垒,不论信仰什么的人呢,都只能接受地府的审理。哼,那些蠢货说什么只要信仰他们,不论善恶都可以上天堂。在想屁吃。”

十二名阎君里,根据占卜,应该有六位以上是神仙,这样就很安全。

李世民心说我就知道,青石山里那些修行人不一定可靠,我问过很多人,没有几个能给我这样清晰明确的答案。“我明白了。”

分封制的问题在于,别的地府可以被征服,却像拆掉城门的城池一样,太不安全。如果是神仙,可以让该处非常坚固,但神仙又不能有过多的欲望尤其是征服欲。这问题近乎无解。

嬴政终于开口问:“你生前喜爱分封制,为什么要在死后提出这一点?”

过去你是君王,说‘今刺史者,古之诸侯也’说的没错,不仅分封宗室还分封功臣这就奇怪了,想让他们代代继承刺史职务这一点我更无法理解了,究竟是什么让你认为给出这样的恩惠,就能让百官代代忠心?是晋末到隋初不够乱,还是你对自己的子孙有充足的信心,认为他们可以服众?李显真是蠢到令人头疼。

通常来说,劝君王施行分封制的人,都不是能从分封制中直接得到封地的人。

李世民则是自信十足的直接来要,打算大展拳脚,征服更多的地府,提高自己的位置。

“你应该注意到了,阎君们从不疲惫懈怠,对地府中任何细微的事,都监管的非常严密,校尉及判官级别任免,就要亲自过问。千年如一日从不懈怠。是什么让你有信心在我们手中分走权力——大片土地的控制权?”就算我们肯扩张,也要派人去管理,怎么会分封给别人呢?

李世民正在思考自己要不要说实话。实话的来源很合理,但也很难听。

忽然从天边飞来了六七张竹简。

啪嗒一声落在阎君面前的桌子上。

[韦后令李重茂继位,重用韦氏子弟,打算罢黜李旦。密议不可知,似乎韦氏也想称帝。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结交虎豹万骑,攻入禁宫,斩杀韦氏武氏诸多子弟、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

[李隆基英武果敢,平易近人,骁勇不自矜,有太宗风貌。]

[天色未明,不知道李重茂是否会被废黜。稍后再禀报。]

竹简虽多,内容都是这一个。

“恭喜。”

李世民:“哦?我现在能有什么喜事?”

“你自己看。”

李世民一看就笑了,韦氏一死,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李显在帝镇中活的像个鹌鹑,就窝在小茅屋里尽量不出门,骂他他也没反应,打两下也只是抱头哭,好像不比司马衷聪明多少。在他生前也是韦后独揽朝政,专权没有一点阻拦,排除异己也很容易,现在看起来韦氏准备走武曌的路。但是她忘了一件事,不是每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后、太后都能有篡位的机会。李隆基果然不错,难怪……会被她选中给李弘做嗣子。

这万骑他创立的,当初选拔骁勇善战的人,让他们身穿绘有虎皮花纹的衣服,使用绘有豹皮花纹的马鞍,亲自带队射杀猛兽作为训练,那时候叫百骑,武周时期该做千骑,到现在又成了万骑。他知道韦后派去接管的两个韦氏子弟不被这些勇士看在眼里,那两个蠢货就以鞭笞勇士立威。

勇士没直接杀了他们是怕牵连家人,换成家里没人的光杆,早就杀了那两个废物。

“等到天明,希望有新的好消息。”譬如李隆基直接登基。一个能结交兵士的宗室子弟,能果断杀掉韦氏的人,似乎很不错。韦氏敢来地府么?李显追封的皇后就不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