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4/6页)

韦香儿慢慢的说了几个人名,有命妇也有依附于她的官员,具为一党,若有人能考证、去考证,这些人也一直都是她的人:“是我们的主意,裹儿不知情。陛下,裹儿那么年轻可爱,她什么都不懂,就被李隆基砍了头,你,你救救她啊”

李显沉思再三:“我或可一试。”他的陪葬品现在还没到,灵柩还没有入土为安,只能试一试。

李世民起来踹了他一脚:“被毒杀的事你不计较了?好宽宏大量。当年你对张柬之等人若有这份心胸,怎会沦落至此。”

李显低头沉吟,张柬之等人做的事在两可之间,武后本来就要病死了,非要发动政变。变倒是没错,他们却要拽上我。我当时可是太子!他们成功了,我不过顺理成章的当皇帝,他们要是失败了,我这些年委曲求全全白费,皇帝撑着最后一口气也能命人杀了我。他们只管去尽忠,不管我的死活。正如狄仁杰,有些首尾两端。

李治:“呸!皇帝任命官员不知其人是谁,各司充盈顽劣之徒,李裹儿败坏国家根基,她不来这里还则罢了,要是来了,一样是媚娘收拾她。”

武曌微微睁大眼睛,心说不好,这是要拿我当酷吏用。可我不会啊,我从来不观赏行刑现场。

……

凶凶阎君终于等到了派出去的采风使。

“阎君,这是近年来流传的谣谚。已分门别类整理好”谣是民歌谣,谚是谚语。

呈上三张纸,第一张纸上就三句话。

[欲富贵金覆,春花一石半。

饭回天,肉独坐,酒卧虎,糖两惰。

一顿足,吃空家,百顿饱,如嚼蜡。]

第二张纸上写的是对十二位阎君的歌谣,如‘猫儿走,猛虎来,有虫旁边跳’、‘凶神恶煞,切莫发蠢’、‘莫将红柱等闲看,原是阎君袖内藏’、‘心知底细不发声,笔下澄清’。

第三张纸上是一些各城池地点,包括下海的小口诀、种田的时令、(伪)佛说怕老婆经、狄仁杰是真佛…等东西。

第四张纸上密密麻麻,尽是些什么牡丹清露、红霞仙杵、白猿掠人、不是海风倒有海腥、肉身布施。

最后一张纸自然不必看,重点的确就在采风使整理出的第一张纸那三句话中。

阎君们互相传看了一番。

“饭回天这段我看过。没什么深意,吃饭就感觉死而复生,吃肉要一个人单独吃,喝了酒仿佛自己是老虎,吃完甜食只想躺着。”

“一顿足这里说的是老鬼们买新鬼的祭品和陪葬品时产生烦恼。定价不好定。祭品非常美味,但是只能吃一顿。陪葬品的滋味也不差,但是吃着吃着就没有味道口感。”

白发阎君问:“陪葬食物前十多次吃的时候滋味不变,应当是十几倍的价格。”

“话虽如此,陪葬食物的新旧无法鉴别,时常有人买一份陪葬品,吃几顿,趁着滋味不变再拿去卖,时常去打官司,这种事罚又罚的不重,很是有利可图。还有些人认为,陪葬品拿出来待客不够阔气。”人间斗富一直存在,讲究场面的人到阴间脾性不变,物以稀为贵,还得是新的好的。

嬴政思考起来:“富贵金覆…这话是什么意思?”

采风使答道:“这两句话流传的时间广远,比起人间的‘卯金刀’也不遑多让,足有两三百年之久。”卯金刀说的是刘氏会再出一个朝代,由此引发了很多姓刘的人对谋反跃跃欲试。

在人间猜度谣谚一向有专业人士——文臣们分析!道士们搞玄学分析。

在阴间,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会占卜的真神仙们。

阎君嗑着瓜子问:“咱们是不是有点太无聊了?”

“是啊”

“人间正在政变,我们怎么这么无聊?”

“还没杀多少人呢。”

嬴政到不觉得无聊,他一直命扈从担任采风使,到处收集这些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