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4/5页)

地府的火器就和人间的弓弩甲胄陌刀一样,军用的不许民间售卖收藏,差一点的经过允许私下流入民间。他买了不少,但没有私藏几件,大部分都在旷野中燃放了。好看的带老婆看,凶猛的带兄弟们看。

嬴政又问:“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安排亲族进入各部,总不如自己努力。”获悉各种情报或许可以获利,但地府的利益有限。

李世民:“阎君,你忘了。皇帝得等本朝结束。若要我选,倒是愿意出任长安城隍。”我要第一时间骂李隆基啊!

嬴政真忘了,武周插在里面很难算。按规定是本朝和下一个朝代结束,即可,但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很多,难以斟酌。如果算武周,他已经可以了。

“那不行,不论如何,都得从基层开始,阎君们当年都是这样。鬼也能气病,要珍爱自己。以前帝镇中消息闭塞,皇帝们不知道外界的音讯,只能苦等祭文,反倒清净。如今什么事都知道的快,却只能坐以待毙。”我当年要是同步知道胡亥做了什么,我得被活活气死。

“当年的情况如此不佳?”

“是啊。帝镇中记录事情的是马氏,她写的不全。扶苏也记录过一套帝镇简史。”

“噗”想当年想看史书,他们还给我看删减版,都不知道怎么在书里褒贬我,得等到唐朝结束,下一个朝代给我修史才知道怎么记录的。

“哦?”

李世民笑道:“县称县志,国称国史。如今一个镇子修了史书,真叫人好笑,又恰如其分。以前想看史稿,不给,现在自己记录,又觉得困扰。”隔壁儿子和武曌打架不知道要不要记。

一路聊到山峰上,有亭子。亭子中已经准备好了一壶清茶,两碟荔枝,正是好时节。

喝着茶聊了两碟荔枝、两碟樱桃带一盒酥糖的功夫,各自回去。

嬴政回去告诫左右同僚:“下次不要推我。”像话吗,若被你们推的东倒西歪,岂不丢人,一起伸手推我刚好稳住。

又写了张纸条让扈从送到蜃楼地狱,告诉狱尉,聊过了,谈了你,他自认以貌取人,看你年轻娇媚,和传闻中不一样,因此异样。

唐太宗看到街道上那些神采飞扬面带鄙夷的新鬼,地府的都城确实小,阎君殿前的大街只有朱雀街一半宽。比不上大唐的气象万千,路过时也听到新鬼们神采奕奕的讲着高大的、能俯瞰整个长安城的花萼楼,讲大国气象,万国来朝,讲胡商带来的波斯美酒和舞姬。

敬亭山上的王维与李白,疏阔平易的杜甫,李龟年动人的乐曲,公孙大娘的舞、许合子的歌、梨园精彩的戏、元旦的花灯,皇帝出巡的盛况,高大的房屋,宽广的街道,富庶百姓,丰盛美食。

不光是老鬼们入神的听着,就连同样是唐朝的小地方人也听的入迷。

繁华虽然好,过分就成了隋炀帝,以全国之力,让眼前繁华。

……

在李隆基和武惠妃双方坚定的努力下——你必须说VS我绝不能说——武惠妃惊惧不安,最终香消玉殒。

李隆基心里万分纠结,给她追封了她最想要的皇后,却又不以皇后丧仪让诸皇子公主服丧,只让亲生子女服丧。他很难过,不仅是丧一爱妃,更是那自己以为,年近四十依然纯真清澈的爱妃一点都不单纯,去梨园中找乐子,也笑不出来。

此时此刻,在帝镇中。

李治正努力把武媚娘往外推:“你出去!”

武媚娘往里顶,气恼又好笑,一吵架就喜欢把我往外推:“你怎么也能信那书呢!狄怀英虽然相貌不凡,那是他年轻时。”谁找乐子不找年轻人?皇帝喜欢二八少女,我也喜欢二八少年啊。

“无风不起浪,你若解释不清,我”

“别人污蔑我你也信?”

“你可是前科累累。”

武曌叹气:“你仔细算算我那前科,哪一个不是赏心悦目美少年。狄仁杰,徐有功,是忠臣,操守过人,你不信我,还能不信他们?我疯了也不会找六七十岁的老头,搁在身边当美少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