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第3/4页)

旁边奉茶的学生差点拜倒在地,不知道为什么,人们都说太学学生很清闲。他们知道,从早到晚都在学习,人间的知识,阴间的知识,律法,算术,经史子集,还要学习耕种和凫水。别再加课了,老师们觉得这都不算什么,他们是学了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然后嫌学生在十年之内没学好,要不要人活了。

新任太子不是武惠妃最爱的儿子李瑁,而是顺位的三皇子李亨。

大皇子曾在打猎中毁容,二皇子李瑛刚死。

李隆基坐拥三千佳丽还觉得缺女人,十分烦闷。大部分美人只有皮相,那些能谈得来、玩得好、心里熨帖的女人从始至终只有几个。哦,但那些只有皮相的女人也需要。他虽然孤独寂寞,却只限于心里,而不是身体,还在不断生孩子。

有人提议寿王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

那年李隆基52岁,杨玉环18岁,恰逢此时李瑁夫妻都需要为武惠妃守孝。

父在母亡的守孝日期有些混乱,按照周礼是一年,按照则天皇帝的政策是一样要守三年。

自古以来拒绝皇帝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死相拒。

但好像没这个必要。

三年之后。开元二十四年,寿王妃上奏说自己不贪慕富贵受用,只想出家做道士,为皇帝生母窦太后祈福。

李隆基十分感动的同意了,赐道号太真。

寿王李瑁十分懵逼,他刚出孝期,正打算和王妃努力生孩子……知道皇帝是什么用意,可是怎么能这样呢?当初母亲再生时,自己是皇帝的心肝小宝贝,才过去短短三年啊!已经被冷落的和其他兄弟一样了。

也不敢说什么。二哥的血迹方干,谁不敬畏圣人。

武惠妃早就从竹竿上放了下来,震惊道:“她该为我祈福啊。”我儿子和我亲自选中的儿媳妇,又乖巧伶俐,就算和儿子关系不好,要出家当道士,也该为她婆婆祈福。

当时情况不明,谁也不清楚这是不是不便合离而提出的逃避方式。

等到在温泉宫中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宫中也没有多少传言,管控的非常严格,鬼魂虽然不知道皇帝跟谁睡觉,却知道太真道士跟着皇帝一起去华清宫避暑。

之后的事只需要挤眉弄眼就懂。

武惠浑浑噩噩的趴在锦被上发呆。想不到皇帝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他那么多儿子,儿媳足有十多个,玉环虽是天姿国色,又何必非他不可。这让我们母子如何做人。

王菱:“哈哈哈哈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过如是!来啊,武惠妃,来拿一下。”本该称为武氏,但是不敢。

武曌施施然走出来:“你拿的是什么东西?”

王菱笑容可掬:“则天皇后万福。这些是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的贺文,她们无法靠近,让妾前来转交。恭贺武惠妃婆媳二人独霸圣宠。”

李旦瞪了她一眼,想说她们太刻薄,又知其情有可原。

李宪的亲娘原是皇后,李隆基的亲娘本来是贵妃,被他追封为皇后,并且附庙。二女虽然不愿进镇居住,却常常来探望皇帝,携自己制的衣裳糕饼。今日什么都没带,相顾垂泪。

窦氏:“我太惨了。”自己尸骨无存,追封为皇后有了一笔横财,却畏惧则天皇后,不敢进入帝镇。儿子和孙媳妇瞎搞,又拿自己当遮羞布。

杨广连续笑了好几个月,笑的差点从树上掉下来。

杨坚特意请假回来,什么都不做,也不说话,就和独孤伽罗坐在一起乐呵呵的看着对面闭门不出的一家人。

如今长孙皇后已经闭关修炼,李渊窦惠开始沉迷于音乐,宣泄情绪,李旦往竹林里一躲,和偷偷来探望他的妻妾(都是皇后)相对垂泪。谁都不出去,满地府都在议论皇帝和太真的离奇关系。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更何况地府不禁止议论这事儿,现在参军戏常拿公公儿媳妇抓哏,舞女也爱扮作女道士,杨太真人还没到,先风靡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