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2/5页)

阿盈这小桌屏做的用意颇深,非要延展的话,足够做些文章,写一本书。这些同僚们,真是……质朴可爱呢。

刘庄输了,他小心翼翼的从头上拔下簪子,一点点轻轻顶着自己盯上的,一块绿豆大小的小块。奈何现在所剩无几,这一小块的消失也足以破坏平衡,让桌屏地图上的郡县噼里啪啦的全都落下来:“哎,我输了!刚刚赌了什么?”

“什么都没赌。给他送回去吧。”

连着一包手帕的零件和光滑精细的紫檀木座屏的轮廓一起回到嬴政眼前,他开始慢慢的拼回去。

阎君们开始啜饮清水一样的甜汤,清水变幻出无数宁静幸福的味道充满口腔,喝着喝着就饿了:“雪菜肉丝汤。”

“荸荠莲藕。”

“酒。”“山泉的味道。”

正在这时候,天边飞来一封奏表。

喝完这盏甜汤,嬴政忽然吩咐侍从:“把这座屏拿去太学,展示给他们看。命他们以此为题。”

“遵命!”

新飞来的奏本是杨广写的,用词精美优雅婉转,大概内容:武曌这个女人,辜负前盟,辱母杀子,重用酷吏。多疑成癖,文官备棺上朝,武将慷慨入宫。诛锄异己,以致千人被戮,万民遭难。虽非流血漂橹,但鸣冤悲戚之声上达九天,下至幽冥,闻之无不动容,神怒鬼哭……男女老幼,相携而哭。她为了一己私欲,造恶如恒河沙数。人间传闻,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又传言地府也无公平之说,唯有权贵偏爱。武曌自夸受贵人青眼,阎君偏爱,所做杀戮都是天命所致。希望能按律对武曌做出公正的审判,让她下地狱,以正视听。

“在地府这里,帝王权贵的命在算账时没什么区别。”

“说实话,以前有些人说我们对百姓苛责,对皇帝宽纵。霍光全族被斩,也不是全都该杀。”

“权力不受当权者本人制约,衡量时的确放宽了一点。”

“李治本来差不多能拿到神鬼丹,还不是被取消了。” 他生前把武曌压制的很好,但是嘛……

阎君们沉吟了好一会:“话说的没错,但这些话骂他自己更合适吧?”

“隋末劳役战乱死的人比武周篡权期间多了许多。”

“总是灯下黑,人都看不见自己的错误吗?”

韩非从画中走了出来:“给我看看,杨广能说谁的坏话?唔,儒生性格。”以文乱法,儒生性格就是:我的错不是错,你的错才是错。现在这些吟风弄月的文人,几乎都治理不好国家,不切实际。

“要干也得按顺序来,先下地狱的也该是他。”

“说到这里,我就要骂徐敬业了,干啥啥不行,闹事第一名。那么多好法子,他样样选错,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有猫娘子现在回来当(删)练习生(删)实习的阎君。她看武曌其人,很没有安全感,也很没自信,篡权之后很不安。当然了,徐敬业如果造反成功,他们也拍手叫好,可是他太蠢了!除了激怒一个多疑的老人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在徐敬业谋反之后,再也没有人感慨过他的怀才不遇,他可得有才华啊!

阎君们很有默契的不提会审武曌的事,就和他们下意识的规避会审其他不是极端混蛋的皇帝一样。涉案的人大多去投胎了,只留下了大量的卷宗,如果要核查皇帝的功过,也没有什么资料上的阻碍。

只是不想研究对于皇帝和国家来说被杀的哪些人中是应该杀的。那些是出于大臣的阴谋斗争而被杀了还有那些是危害到国家或某一个朋党或诬陷……这得一个个的研究!每一个人背后都盘根错节,大臣之间的仇视和诬告要分多少给皇帝还是个问题。那些是李唐的忠臣还是她的忠臣,杀掉李唐的忠臣是否合理?别的皇帝杀掉前朝的忠臣都合理,斩草除根嘛,那么她呢?她称帝的方式,也不知道怎么说,得国不正啊,但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