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4/5页)

另一种方式则是花式控球,手不能碰,球不能落地,两组人轮流控球,哪组落地哪组就输了。

随手把李隆基抓过来击鼓助兴,他会各种鼓曲,各种花式鼓点。

皇帝李纯死后,去看了看自己的郭贵妃,那是曾经的正妃,也是太子生母,郭子仪的孙女,郭嗳和升平公主的女儿。是个美人。他始终没有立后,找的借口不少,除了担心后门势力之外,还有担心皇后不容许后宫有宠。其实也没那么担心,没有几个皇后敢和皇帝抬杠,不允许皇帝宠幸妃嫔。担心的是郭家声名显赫,朝堂中根深蒂固,更兼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他喜欢的是普通宫人所生的长子,一开始被立为太子的也是长子,可是两年后去世了,最终在官员的百般劝说下,退而求其次立了这个儿子。

又看了看爱妃杜秋娘,以后再也不能看她轻歌曼舞《金缕衣》,真是令人遗憾。

才四十三岁,还有很多雄图伟业,还有很多想要享受的东西,还有开疆扩土的事业,具化飞灰。

踟蹰不安的离开的人间,全程不发一言。

随着死亡,百病全消,丹毒也随之消亡,年轻时那种干练敏锐的状态全数回归,忽然觉得自己又不少事……本可以做得更好。从小想要做到的“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虽然基本上做到了,但还差一点。

都尉对他也没什么可说,这人一直都很好,把人间治理的物阜民丰,粮食价格便宜,百姓富裕,人人衣食无忧,又渐渐收服了藩镇,基本上可以拿到神鬼丹,可惜善始善终太难。十几年坚持过来,到最后这一年,突然就开始糊涂昏暗了。神鬼和医生都说丹药是服毒,果然名不虚传。李纯也不问什么,一行人安安静静的到了帝镇。

蹴鞠场上,两队各五人,分别由两位高祖带队。

李世民已经退了下来,正在旁边拎着小锤,哪队进球了他负责鸣锣。

李隆基正在忘情的沉迷于音乐中,敲了一曲《大武》,又敲了一曲《秦王破阵乐》。最近数十年的劳动让他力量增长,肌肉的协调性也有所增加,操控木槌更是游刃有余,两首鼓曲铿锵激昂,颇有金石崩裂,石破天惊的感觉。

好一曲战鼓,战场的沙尘似乎就在眼前,也有可能真是蹴鞠场上烟尘暴腾导致的这种感觉。

后人有诗为赞:

bgm多重要,一换就会很搞笑。

窦惠本来在兴致勃勃的看热闹,不得不掩面后退:“以前蹴鞠场上没这么多尘土。”

皇后们都在后撤。

武曌自己也打马球:“宫里垫的是好黄土。这里好像只是普通的沙子。”黄土碾平整了,稍微有点湿润,有弹性,不起尘土。

场上的皇帝们顾不得尘土,正在一味的猛攻,今日的球场上似乎格外激烈,远比他们亲自尝试过的更激烈。

那是当然了,球员们和皇帝一起踢球打马球时都留有余力,不能把皇帝逗急眼了。皇帝们各自都想逞强获胜,谁也不肯让人,虽然没有暗下黑脚,也展示出控球的高端技术,就是不给别人!

李纯来到帝镇时,就是这样激烈狂热的战场氛围中,皇帝们高声呼喊,带球的疯狂过人,闪身射门。李世民用力一击铜锣,长香已燃到尽头:“十五比十三,大唐获胜!”

然后也不分祖宗还是孙子,都蜂拥而上,噘着嘴亲他。

李旦大叫:“压着我了!你们压着我了!”他是最先扑上去的,然后被后来人压在下面爬不起来。

李倓被亲的满脸油汪汪,接过独孤贵妃递来的手巾擦脸:“你们竟然涂唇脂。哥哥你是那边哪组的,怎么也来亲我。”

李豫乐呵呵的接过独孤贵妃递来的另一块热手巾,擦了擦脸上的土:“看你赢了我高兴。”

刘邦叹气:“我算是知道我怎么输了。往后再蹴鞠,让老弟你和你家老二各领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