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第2/4页)

李存勖自诩为唐朝正统后人,别问怎么算的,李姓是赐姓,他祖父朱邪赤心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改名李国昌,后来又因为家传的桀骜不驯、狂妄大意被皇帝派兵驱逐。但他觉得自己能代表唐朝。

自己这也不算谋反嘛,也算忠于大唐,对,我就是大唐!

李世民已经给后辈儿孙们安排好了去处,只是现在各地都繁忙的很,担心他们跟不上工作节奏会出错被踢出来,也担心这些心神不宁的人做不好正经事。就任由他们继续关注人间局势,大概等到朱温彻底覆灭之后,就都能抖擞精神,开始在地府奋斗。现在嘛,先拿围攻朱温作消遣。李湛虽然不是个好皇帝,但战斗力很强,狐狸没那么好打。

刘邦回来看过这些事之后,不仅怅然:“又强悍,又团结,嬴政当年碰上你们就有意思了。”我吃亏就亏在不善于射箭,被人远程压制,子孙们既不够齐心协力,个个都只想着自保,又太弱了,这是最主要的两点。皇帝啊,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家伙。

感慨的拍拍李渊:“生子当如李世民。”

李世民:我就当你是夸我。算了,年龄差足够大,不算占便宜。

李渊:“你确定?”那你就可以提前退位了。那还怕什么戚姬刘如意。

不对,你不会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你教不出来啊!

李世民成就再大,那也是我教他习文练武,给他提供条件。我手把手的教儿子射箭,你手把手的教儿子斗鸡,没有可比性。

刘邦:“你以为老子很喜欢亲自带兵打仗吗?”

武媚娘突然插话:“难道你不喜欢?我听说试过亲自带兵打仗的人,永远忘不掉那畅快滋味。”

刘邦:“……”亲自带兵确实很爽啦。尤其是大胜凯旋的时候,当年要是没被匈奴围困,我能吹到现在。“你不懂,年老力衰,谁不想坐镇中宫静等捷报呢。除了李世民。”

李豫:“哎,时不我待。”

武宗李炎:“我一直都想亲自带兵打仗,可惜天不暇年。”

宣宗李忱:“是哇。”我还没活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呢。

李晔幽幽的叹了口气,岔开话题:“想当年,李存勖随父面圣时,我还抱过他。” 他当时听李克用说这孩子很像他,就说‘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

李豫玩笑道:“你赢了。”

李旦点点头:“没错,他赢了。”

“什么赢了?”

“我们曾经攀比,谁抱过日后的贤才,谁抱的多,谁抱的厉害。你赢了,你抱过下一个朝代的皇帝。”

李晔并不荣耀,只是苦笑着开始喝酒。

刘欣施施然路过:“不就是抱过几个小孩么,那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以为君臣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呢。你们唐朝好混乱,单纯的君臣关系都不能满足你们了?从小就发现是个人才有什么用?用了吗?”抱过,又不是睡过,把你们给得意的。

李豫好气啊:“什么时候汉哀帝也能嘲笑别的皇帝昏庸无能了?”你虽然不是最著名的昏君,但绝对在昏君行列中。

刘欣顿了顿:“只有昏君才知道什么是昏君。你看看李世民怎么不吹嘘自己?功绩太多,说不过来。你们也就剩下嗷嗷”一刹那间完成加速。

但还是被加速更快的李倓和李湛抓住了,按地下,带回来。

刘邦:“拉出去打死。千万别看在我的面子上轻饶他。早死这么多年的死光都荒废了!丢人玩意!”

唐昭帝何皇后静默的在帝镇中徘徊,昭仪李继荣赴死,皇后没有死,到后来不仅和哀帝(现在谥号还没定)李柷一同被杀,还被废为庶人。但废她为庶人的人名不正言不顺,她也移到帝镇居住。只是李晔现在无心重温旧梦,每日要么在鬼门边的茶肆等新消息,要么就是怨念冲天的盯着朱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