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第3/5页)

刘清箐忽然跑过来,拍着壁垒:“明朝的两位小妹妹!过来聊聊,你们的袄裙是怎么做的?”

徐贞静低声问:“这是?”

“宋哲宗刘皇后。”马秀英大步走过去:“怎么了?”

“我想做时新的衣服穿,你瞧,裁缝们做的都不好看。你们穿的虽然简单,看起来却更好看。赵飞燕说袄裙更适合跳胡旋舞,我想试试。”

朱棣虽然偏爱次子,也不能坐视讨厌的侄子揍自己儿子,只好亲自上去把儿子摔一顿,再把侄子摔一顿,再陪着老爹正正经经、认认真真的开始摔跤。

朱高炽坐在旁边慢慢悠悠的削水果,眼前远远的放着一本书,书页上压了两只玉镇纸,好好的翻开了,看一句品咂一会,十分和缓平静,悠闲自在。

“真是能者多劳。”刘彻看的有些手痒,摩拳擦掌:“朱棣,我与你来一场。”

洪武和永乐二帝纠缠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未分出胜负,从抱在一起角力改为抱在一起喘气,两个人脸贴脸的抱在一起抓着对方肩膀,两个人四只脚总有两只在互相绊倒对方。

一听这话乘势分开,拿银牙签吃了朱高炽削出来的一盘水果:“好啊,不知道汉朝的角抵和明朝的摔跤有什么不同。”

互相谈了谈其中的差异,好像没多大区别,运用的技法差不多,规则也差不多,不许咬人、挖眼、踢裆而已。“不如带点彩头,玩起来也更有意思。”

“赌一个陪葬小陶俑?”

朱棣当即答应:“可以。原以为这些陶俑在阴间会活过来服侍君王,没想到啊。幸好我做的小。”他也有百官朝会、仪仗、鼓乐的全套俑人,但只是一尺高。他们之前收拾的时候,还收拾了挺久。各自按照组合装箱,再也没有打开看过。

皇帝、藩王的墓里都有这种陪葬,要把生前的排场保留下来,带到阴间去使用。结果就是集市上有不少陪葬俑流通贩卖。

刘彻大笑:“哈哈哈哈哈只有嬴政做了真人一样高的车马和俑人。亏死了。”生前多花钱,死后没地方放,还舍不得炸毁扔掉,只能摆在这里当做围墙。

他选了一个很健壮的力士俑人,双手之间持有的是木质武器,也可以替换成木质的□□。

明代塑像极精美,即便是小陶俑也比汉朝的细腻精致的多。

“来,你选一个。”

朱元璋对古董不怎么感兴趣,倒是更喜欢汉武帝这些年来收集的书,全都是优中选优的佳作,稍差一点的都丢到炉子里引火烙饼了。他这里不仅有无数思想家的历年佳作,还带有批注,批注的合情合理,看了只觉得酣畅淋漓,甚是舒爽。

三间屋子放的书和古董,还有一间屋子里,一层层的架子摆满了陶俑,以汉朝的为主,还有历朝历代的珍品,一看做工就不是汉朝的东西,是唐朝的胖娘们。

“都是下棋、斗剑、蹴鞠、摔跤时赢来的。还有送的礼物。”刘彻随意一指:“这对磁州窑乌金釉刻花胆瓶里装的是历代箭簇,上至春秋战国时期,下至明初。”

箭簇,就是箭头。历代的箭头根据冶炼技术、针对目标不同,形状也多种多样。不只是宽窄薄厚的区别,有些专门用以破甲、有些用以杀马,有些则是箭头后面还带一个月牙形尖儿朝外的小铲。

朱棣眼睛都亮了,这种东西虽然没有意义,但非常好玩:“赌这个,恐怕武帝舍不得。”

刘彻含笑点头:“你是知道的。”他随手伸到胆瓶里,指尖捏出两枚箭簇,一个又尖又细,几乎和箭杆的粗细一样,另一个则是窝窝头切片的样子,箭头是个弧形。

朱棣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准确的指出了此物的年代和用途:“我说的对不对?”

刘彻:“不错。”随手掏出一个大金盘,抱着胆瓶抖了抖,哗啦一下倒出来一大盘子的箭簇。都挺新的,有些虽然槽口带血迹,却闪闪发亮,一点老化的痕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