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第3/5页)

李旦:“哇……”

刘彻说:“你也听说这件事了?我不清楚,朱元璋认为是真的,朱祁镇到现在还死活不认,他也不肯认错。”

李倓:“他的错误太多了,没个头绪。”

刘病已把老婆推走,这才过来参与话题:“我听说了,这朱祁镇是把自己嫁出去了?”

扶苏狐疑道:“应该是真的吧?明朝的风俗真是不行。”他偶然看到过刘盈买的小说,少爷/书童都算是最正常的,堂兄弟表兄弟,老爷/家仆,先生/学生,同门师兄弟,老和尚/小和尚,官员/下属……各种身份应有尽有,尤其是邻里关系,不论男男女女,真是鱼水和谐。还带配图!

郭荣:“什么这事儿是真的?”

刘彻很吃惊:“你怎么知道?”你很少回到这里来,难道刘欣散布消息的能力这么强?

是的。

郭荣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书:“我看这故事说的像是朱祁镇,特意回来问问是真是假。本来不当回事,可这上面把皇家生活写的栩栩如生,京师和塞外的风土人情写的也都对,显然是身临其境体会过。”

刘彻接过来看了看,看上面的奔马图画工精致,服饰也对:“奇哉怪哉,这大概是刘欣写的,除了他之外别人没这个闲心。”

“但是总共有三本,粗俗差异极大,所描写的内容也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都难登大雅之堂。

看来其中的刻板印的画,看画的线条工笔,再细看文中的遣词造句,其中有一本颇有古韵。

“这几本都是土木堡之变后不久就出来的。”

作者的名字都是笔名,查无可查。

李世民回去之后一调查,其中一本是刘欣写的,他为此特意当了鬼差,设法运作把自己分配到土木堡的城隍处,仔细查看关内关外的风景,倒是很认真。

“你写过多少。”

刘欣仰头瞧着他,唐太宗确实很俊:“我可是第一次写这种东西。”

另外两本则是在土木堡之败中以身许国的武将写的,武将也粗通文墨,平时也做些诗词鉴赏,行军路上恨王振恨得要死,等到最后撕咬王振时,才知道那都是皇帝的主意。就开始瞎编乱造,以文人惯用的造绯闻污蔑,写朱祁镇当了也先的女婿,还允诺让瓦剌女人生的儿子继承大统,这才被放回来。

武将胆战心惊又异常快乐的黑了一波皇帝。

阎君们:“……朱祁镇要是来状告你们,还是要受惩罚的。”

这是个坏消息。

但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好消息是朱祁镇出不来,看到这些书也没法跑来告你。

武将一抱拳:“臣下不惧一死,只希望死得其所。”

……

半年后,这半年时间,朱见深好像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他就压根没干什么,重用李贤,听他的建议。

武曌每次听见这个名字都觉得耿耿于怀,只恨朱元璋不定个法律,禁止人们起名和前朝的皇帝皇子重名。不过她也知道那太麻烦,背地里气一气也就罢了,这个李贤可比自己的李贤聪明多了。

十八岁的新君迎娶了皇后,祭告祖宗。

一个多月非常强势的宣布废后,再次祭告祖宗。

朱瞻基悻悻的说:“哎呀,年轻人啊,真是冲动。”

他废后的时候三十岁,还敢自称少年,这朱见深才是真少年。

朱祁镇还挂在十字架上,任由风吹雨打,时间长了对疼痛的耐受度高了很多,还有闲心问:“怎么回事?人间出什么事了?”

“朱见深废后了。”

“为什么?我给他选的皇后贤良淑德,相貌端正,有母仪之相。”

朱元璋皱了皱眉:“以你选人的眼光,废的好!你选择宠臣尚不知好歹,选妇人怎能选好。”

朱棣很赞同这种说法。

皇后们虽然心生狐疑,却觉得不无道理,他确实没有识人之明,说不定真是选了个不太好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