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2/5页)

全元立在帐外,十月的天冷,却见他隐隐冒着汗,钟娘眼瞧着全元僵直的立在帐外,她走上前去:“王女呢?”

“在…在帐内。”全元瞧着钟娘,他至今也不知姜苒怎得就会出现在帅帐中。

钟娘正要进去,却连忙被全元拦住,全元望着钟娘慢慢的前人忠劝之言:“陛…陛下也在里面,钟姑姑还是先莫要进去了。”

钟娘瞧着全元这颇为古怪的模样,正要开口便见楚徹的身影从帅帐中走出来,楚徹看着钟娘:“苒苒在里面,进去吧。”

钟娘闻言点了头进去,全元有些绝望的瞧着钟娘消失在营帐前,随后连忙低垂下头。

楚徹冷眸俯视着全元,全元便僵着身子颤抖,楚徹冷眸看了全元良久,随后呵斥道:“还愣着做什么?召众将来侧营议事。”

……

楚徹此番西进算不得突然,因先有楚徹派兵南下对上中山与秦,再有秦国被围,秦缙回兵之时又与徐陵远恶战在先,诸国看在眼里,若是楚徹南下派兵强攻,秦国岌岌可危。

如今秦燕交战也有数月余,并无回旋,秦军节节败退,燕军一再西进,已越过函谷关,直逼秦都咸阳。

因先前秦军率先毁约,秦缙带着秦军撤离,而姜苒如今又身在楚徹手中之故,秦王两次向中山书信想要支援,都被魏廖阻拦下来。姜铎虽也不愿见楚徹吞并西秦,称霸关中,但奈何如今王妹于敌手,只能拒不发兵。

五国之间,齐国地处最南,齐国先王去后,新继位的齐王不再遵循曾经的连横之策,转而成为亲燕派。如今有中山在前挡着,中山都不发兵,齐王更是连秦使都避而不见。

幽州兵变之后,楚桓一路东逃至赵国,受赵君庇护。如今楚徹攻秦,秦赵一向不甚亲近,赵王自也观望其他两国态度,见中山和齐皆不发兵,亦打算积蓄力量,养精蓄锐以待来日。

赵王宫,楚桓一路前往赵君宫舍,略等了等,才见内室将门打开,随后有美姬用帕子掩着面从殿内而出,她对着楚桓匆匆一礼便快步离去。

楚桓站在殿外顿了片刻,才踏了进去。赵王正理着腰间的束带从内殿走出来,楚桓转身对赵王俯身一礼,赵王见了抬了抬手:“祁王兄不必多礼。”

楚桓闻言一笑,随着赵王落座,赵王瞧了瞧外面的天色:“祁王兄这么早来寻孤可是有急事?”

“我是想请陛下出兵救秦。”

闻言,赵王的面色陡然一变,他盯了楚桓片刻,捋着胡子笑:“祁王兄怎得突然提起这个?之前不是你说不要孤派兵的吗?”

“楚徹率兵攻秦之初,我的确劝陛下不要冒然借兵给秦国。毕竟三年前赵军也是在南郡折损不少。”楚桓早料到赵王的反应,他倒是不急,缓缓的提起三年前赵王在楚徹手中折兵损将之事。

楚桓话落,果见赵王面色难看起来。

赵王捋胡子的手一顿,他盯着楚桓,等着他的下言。

“中山与齐都不发兵,于中山而言,是因王妹就是从前嫁至东宫为良娣的姜女身在楚徹手中。”

“此事孤略有耳闻,”赵王突然打断楚桓的话:“这燕王倒是个痴情种,耗费颇大的举兵南下,就为了个女人。”赵王哼哼:“成不了气候,早晚要毁在这女人手上。”

楚桓闻言只笑而不语,他继续道:“于齐国而言,齐国新君目光短浅,以为有中山为唇挡在前,唇不亡齿便不会寒,一味的依附燕,最终不过是自取灭亡。”

楚桓话落见赵王若有所思,继续道:“如今楚徹西进三月,已越过函谷关,函谷关一破,秦国岌岌可危,若是诸国再不出兵,等待秦国的只有灭亡。楚徹若是灭了秦国,我们不出一兵一卒虽实际没有损失,可一旦楚徹壮大对我们来讲无异于削之弱之。”

“从前不请陛下发兵是因时机尚不成熟,楚徹攻西一定会对各国戒备,如今各国皆拒不发兵也有些时日,楚徹对边防一定有所松怠。如今燕军深入西方已久,早已疲乏,此时陛下若是发兵奇袭燕东,再于秦王书信知会,楚徹腹背受敌,支持不了多久,必败兵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