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好与新妆报镜台(第2/5页)

当他们将这一切都完工之后,天已经黑了,繁星点点,萤火虫在星光下尽情飞舞,似乎整个天地都被这些精灵占据。

相思与卓王孙坐在屋顶,看着满天星光。等坐得累了,就并肩躺下,一起看着天河脉脉流淌,万千星辰沉浮其中。那一瞬间,两个人仿佛都被星光照得透亮,一低头,就能看见彼此透明的心,茫茫天地间再没有其他,只剩下他和她,无言相对。

相思执拗地握着卓王孙的手,感受着他手上的温度。她的心中充满幸福,却又有一丝惶恐。这一切,来得太容易,就像是一场梦。她真害怕,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突然醒来,而后坠入那森冷的黑暗中去。于是,她的动作也变得特别轻,连唿吸都小心翼翼的。

哪怕这只是梦境,也是一场不容惊扰的梦境。

月色宛如渗入蜜的牛奶,甚至可以嗅出微微的甜香。

第六日,卓王孙将一个锦盒放在相思面前。

相思打开盖子,顿时呆住了。

一袭华美的嫁衣,静静地躺在丝绒上。

如她所愿,嫁衣不是正红色,而是水红。如初夏的莲花,有着水一样温婉的色泽。

天工坊出产的顶级丝缎,柔软得就像从天空中裁下的云朵。暹罗运来的金箔滚边,薄如蝉翼,在方寸之地雕刻出飞凤与鲜花的纹路。

最珍贵的却是嫁家上绣着的九十九朵莲花。丝线细得几乎目不能见,每一根的颜色都绝不相同,千丝万缕,千针万线,绣成九十九朵莲花,有深有浅,有开有合,盛放在水红的嫁衣上。莲花是如此的栩栩如生,仿佛刚刚从池塘里摘下的一般,轻轻触摸,就能感受到尚未干涸的晨露。

哪怕皇家造办处最熟练的绣工,在这些莲花面前也会叹为观止,这哪里是刺绣,根本就是仙术。或许只有天宫中的织女,才能完成这样的杰作。

半月前,一纸飞信传到天秀峰脚下。云隐神针门十七代掌门孙十三娘打开书信,二话不说,带着三十六位女弟子连夜上了峰顶,将隐藏二十年的前掌门、神针圣姥请出了山。她们这般着急,不是因为武林又有了什么腥风血雨,而是接到了华音阁主的书信,委托她们为他的大婚准备一件嫁衣。华音阁曾对神针门有再造之恩,遇到阁主大婚这样的盛事,她们怎能不竭尽全力?

神针圣姥虽然已仙居多年,据说已成了散仙,不问人间之事,这一次却没有推辞。她携着弟子日夜赶制,终于将这件嫁衣绣好。

胸口的那朵水红的莲花,是神针圣姥亲手绣上,只有她才有如此出神入化的针法,才能完成如此精细的刺绣。

这是他为她准备的。

准备在这一刻交给她。而事实上,他的确也在这一刻交给了她,却因为流花寺的那一幕,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相思抱着嫁衣,惊喜地将丝缎紧贴在自己的脸上,仿佛只有那柔软的触感,才能让她相思这不是在梦中。她甜甜地笑了。仿佛一朵盛开的莲。笑着笑着却又轻轻抽泣起来,最终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恸哭出声。她哭得那么忘情,仿佛要将多年的泪水,在这一刻流尽。

看着她哭泣,卓王孙也不禁有些怅然。

如果,你没有骗我,该多好。

第七日

平壤城中漫天喜色,城墙、宫室、街道甚至连一棵青草、一粒尘埃都被暮色染得一片金红。丝竹鼓乐和鼎沸的人声一起,打破了黄昏的宁静,整座城市都变得喧嚣而嘈杂。

虚生白月宫中挂满了猩红的喜幛,金色的流苏打着同心结,从房顶一直垂到地面。每隔十步就架着一只檀香木制成的烛台,插着粗如儿臂的龙凤红烛。火光摇曳,照得宫中仿如白昼。

大厅中贺客满堂。偏安平壤城中的高丽贵族,随军出征的朝廷宫员,华音阁众弟子,以及江湖各派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华服盛装,聚集在大厅内,满面喜气地寒暄着,今天是华音阁主大婚之日,也是公主出阁之时,小小的平壤城能躬逢如此盛事,真是三生有幸,又有谁敢不来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