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万流归宗(第3/4页)

那丫头正要开口,王老夫子道:“你可别说他不在,我们知道他在这儿,叫他出来见面,躲是躲不住的。”

看那丫头要关门,菊芳一脚跑了进去,硬把门挤开了。那丫头脸色一变,菊芳却笑着附耳说了几句,丫头才不作声,带看他们进来,而且用手一指道:“在那个角上,你自己过去好了。”

菊芳道谢了,而且看了杜英豪一眼,迳自去了,这边两个人直朝庵堂而去。

这虽说是庵,却没有神像,正中悬了一幅手绘的白衣观音大士的像,题着姑母大人命笔。下面则是侄女玉如恭绘,时年九龄。

杜英豪的墨水不多,还好这几个字都认得,笑笑道:“九岁时就能画的这么好,这位郑姑娘倒真不愧为才女,老哥哥。你说呢?”

王老夫子摸看胡须道:“是的!画好,字尤工整,我临了几十年的右军兰亭书法,还及不上她九岁时所书呢!此女不俗,只要事情不闹大,倒是该略予保全。”

他的声音故意说得很大,使后面的人听见。没多久,却出来个老太太,由那个丫头扶着道:“就是他们要来找少爷的,说是有急事?”

王老夫子拱了拱手,杜英豪作了个揖。

马老太太倒是很客气的道:“二位请坐,二位都是小儿的朋友。”

“是的,我们都是诗文之友,对了,老太太,我们跟令侄女儿玉如小姐也很熟。”

马太太叹了口气:“那想来不外,否则小儿不会把表妹引见给二位认识的,那孩子…。

唉!”

杜英豪忙道:“玉如小姐怎么了?”

“没什么,我是叹她的命苦,二位想必知道,她年纪轻轻,据到了傅太师府中,虽说衣食不缺,但是年纪相差太大,终不是好归宿。”

杜英豪道:“可不是,尤其是他跟新骥兄还是青梅竹马的伴侣,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无端被拆散了;消息初得来时,我们都为新骥兄不平。

”他倒是打蛇随棍上,顺看口气往下诌。

这一来颇获老太太的好感,叹了口气道:“没法子,谁让我哥哥欠了傅家的情呢!不过玉如过门后,倒是没受委屈,经常还来看看我,谈起那边的生活,过的还不错。”

杜英豪笑道:“不但她常来探视老太太,新骥兄也常来省亲,而且他们还多半是在同一天…。”

马老太太变色道:“这…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的,事关名节,若是传出去…。”

杜英豪一笑道:“小侄等很有分寸,不会乱说的,新骥兄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什么事都不瞒我们。”

马老太太神色略舒,叹道:“其实两个孩子在这儿也没什么,只是谈谈诗画而已,老身是信佛的,不会让他们做什么糊涂事;对了,二位说有急事。”

“是的!一定要找到新骥兄一谈。”

“小儿不久前还在,剩下刚刚离开。”

“离开了,不会吧!我们是从城里一块儿来的,我们一直在前面的茶馆中等看,没看见他呀!”

“那…也许是从后门走了。”

杜英豪不高兴地道:“新骥兄也是的,叫我们等他,却一声不响先溜了,叫我们怎么交代呢?”

马老太太忙道:“究竟是什么事?”

杜英豪顿了一顿才道:“伯母,事情是这样的,傅太师报案,说令侄女郑玉如卷逃了,带走了他两样重要的东西,怀疑是新骥兄也有份,正在捉拿他呢!”

“这老儿简直胡说,他今天上午还来过,那时小儿还在,两人谈了一下,我正在做早课,不知道他们谈些什么,事后也没听说玉如失踪呀!他们两人谈得很好。”

“就是他离开这儿的事,可能是因为他找新骥兄要人,新骥兄不肯,他就报了官。”

马老大太道:“胡闹,我儿子没拐走他的人,怎么交还法呢?他太仗势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