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33页)

李大成道:“捕快公人领了公俸,捕盗为职守,小作奖励固无不可,赏多了就不好报销了。”

周三道:“五百银子就算多了?”

李大成一笑道:“这件事李某不敢让太多人知道,只带了手下五个谈得来的弟兄去办的,每人一百两,几乎是一年的口粮,说起来实在太多了一点。”

周三道:“原来你们做公的人,一年的食俸才就这么一点,算起来每个月十两银子都不到,却整天辛苦得如同牛马,有时要拼命,遇有重大的案子不破,过了期限要挨板子,这种差事怎么会有人肯干的。”

李大成知道周三是在存心取笑,但由于说的是事实,只有苦笑一声道:“周大侠这话问得好,可是官家明定的俸给只有这么多,连养家活口都不够,所以只有在旁途上捞点油水,打官司过堂收受关节是一项主要收入,却引来外人多方责难。李某以前对这一点也是十分地痛恨,认为他们丧尽天良,趁火打劫,在落难人身上剥削,等到自己进了这个圈子,才知道别有苦衷。”

听他这么一解释,周三的刻薄话倒是不好意思再出口了,丁婉卿笑笑道:“只要不黑心,就算收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李大成一笑道:“其实所谓人情关节,不过是给在押的人犯一点方便,使他们舒服一点。再者就是指点一条明路,把罪刑判得轻一点,要说能改变事实,把有罪的人变成没罪,则我们没这么大的权力。审案判罪,那是上宪的事,到底要在堂上有目共睹,谁也不敢太过于枉法御私的。”

穷九先生道:“可是也有人因牵进了官司而倾家荡产,那又怎么说呢?”

李大成想了一下道:“杨大先生说的情形不是没有,不过究竟不多。再者事主如果是罪有应得,因情虚而想脱罪,就是败光了家财,也不算过份。李某不敢说一清似水,但是还能分个是非黑白,如果有人受了冤枉,李某不但不要他分文,而且也会尽一切的努力,为他平反冤屈,如果是作奸犯科之徒,落在李某手中,李某也会变个方法,敲出他几文不义之财。

他说得很坦白,周三对了胃口,哈哈大笑道:“好!李兄弟,在谭姑娘口中,咱家就听说你这个人不错,交谈之下,发现你的确可交,这个朋友咱们交定了。”

李大成拱拱手道:“多谢周大侠,李某高攀了。”

周三笑道:“高攀的是我们,交上我们这种朋友,你没一点好处,只有给你添麻烦。”

李大成笑道:“周大侠言重了,李其对各位的高风义行是万分敬佩的。因此各位如果真给李某添了麻烦,那一定是绝对正当的理由,李某就因此挨几板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周三笑道:“李老兄,你真会说话,这一来,我们以后要在长沙境内做案子,第一就得先考虑到你。”

李大成道:“那倒不必,该当如何,各位还是放手去做,只是请前辈斟酌一下,如果对象并不太麻烦,可以交给再晚去办的,就请知会再晚一声,让给再晚效劳。”

周大婶笑道:“李兄你是个很明事理的人。我们不会给你添麻烦的,现在倒是要听听你们的经过了。”

她的眼睛转向秋苹身上道:“妙贞观的案子怎么结?官方对秋姑娘如何发落?”

李大成道:“秋姑娘在太守那儿经过秘密讯问后,提供了种种不法情事,把太守的脸都吓白了,由于牵连太大,不能公开来办,太守大人只有叫我派人送她回家,什么也不追究了。”

秋苹跪下来道:“小女子举目无亲,无处可投奔,还请各位收留。”

谭意哥笑道:“秋姑娘,别客气,张公子临行时交代过要照顾你的,你跟着我好了,我有什么,绝对少不了你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