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九回 倭寇朋友(第2/2页)

陆炳摇了摇头,看了一眼门外,压低了声音,轻轻地说道:“不,这些朋友并不是大明的子民,而是倭人。”

耿少南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沉声道:“什么意思?倭人?你说的是倭寇吗?”

陆炳正色道:“其实并不是寇,而是一些海商,这些倭寇为祸东南,名声很坏,但殿下可能有所不知,他们多半并不是倭人,而是大明子民作首脑,十个倭寇里,起码有七八个是大明的百姓,只有两三个才是真正的倭人,他们也是冲杀最凶,打仗最狠的那些。”

耿少南奇道:“我大明子民为什么要扮成倭人的样子,为祸东南呢?这样自己抢劫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陆炳笑道:“卑职刚才说过,这些倭寇,他们的首领多是海商,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太祖皇帝曾经下过海禁令,片板不得下海,但是这个禁令,随着成祖皇帝派郑和太监七下西洋,而成了一纸空文,后面的历任皇帝,都没有遵循这个禁令,而是继续开海通商。”

“但是我大明泱泱大国,并不图这些海上的生意赚钱,所谓的开海通商,不过是类似开马市这样的万国来朝贡罢了,图的就是一个天朝上国的面子,对于东边的倭国,我们大明一向是每三年开放一次宁波港,允许其持我大明特许的斟合,前来通商朝贡,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他们给的东西,只要意思一下就行,但我们大明,却是给出大笔倭人所需要的绢帛,刺绣,陶瓷这些东西。”

耿少南有些明白了,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这个就跟和蒙古的马市一样,蒙古人只要给一些他们根本不稀奇的马匹,皮毛,就可以换得大量中原的手工产物,维持部落的生活水平,怪不得倭人这么重视这个斟合贸易呢。只是我听说后来宁波那里出了些事情,让这个贸易停止了?”

陆炳笑了笑,说道:“是啊,其实我们对倭国一无所知,也正是出了宁波勘合贸易的事情,我才开始打探起倭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