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奇兵(第2/3页)

鲜血冲昏了他的头脑,康国王子带领本国人马,召集所有将领,宣称由自己担任联军统帅。

这个夜晚注定跌宕起伏,从将军到士兵,全都一夜未睡,谁也不知道下一刻发布命令的将会是哪一位。

就是在这时,龙王与五百名骑兵冲进军营,号角声响起,呐喊声似乎来自成千上万人。

四国联军在最脆弱、最松散、最混乱的一刻遭遇突袭,正常的反应就是逃跑,没命地逃跑,就连刚刚还在慷慨陈词的康国王子,也抢过一匹马,翻身上去,连随从都没带,向营外狂奔。

天刚刚亮,战斗已经结束,五千名联军士兵大半投降,少数向本国方向逃去,许多人直到最后也不知道突袭军营的只有区区五百人。

钟衡带领更多士兵赶到,接管军营。

速度比什么都重要,顾慎为不觉得这就是胜利,四国仍然站在金鹏堡一边,这是改变他们立场的最佳时机,等到传说中的金鹏堡大军进入逍遥海,事情就会非常棘手。

就在一片狼籍的联军军营里,顾慎为接连下达数道命令。

林小山率领五百名骑兵即刻动身,向西进军,在康、沙、惠三国做出反应之前,夺下都城,然后“邀请”各国国王来与龙王会面。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但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取得奇效,各国主力军队都已加入联军,本国守卫空虚,如果林小山紧跟在跑逃者身后,不仅能轻易闯入都城,还能利用他们制造的慌乱达成压倒性的优势。

第二道命令发给钟衡,城围已解,丞相要马上着手收集逍遥海北岸的船只,将南岸的大军接渡过来。

这件任务同样要求速度,逍遥海的局势随时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奇兵能取得奇效,想保住到手的土地与百姓,还是得依靠强大的实力。

钟衡心里已经制定一套方案,领命离去之前,他将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说出来,“金鹏堡不可能这么快知道龙王还活着的消息,所以那支军队不是冲着大雪山来的。上官伐大概也预料不到独孤羡会投降,所以它也不是来增强联军实力的。”

钟衡虽然没有得出结论,他的话却正说在龙王心坎上,顾慎为没有亲自带兵去征服石国以西的三个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件事放不下。

回到城内,方闻是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从另一个角度对即将到来的金鹏堡大军做出分析,“此事有诈,大大地有诈,独步王不可能未卜先知,四国联军明明占据优势,要不是龙王及时赶到,石国坚持不了多久,他偏偏在这个时候派出大军,而且还藏藏掖掖,绝对有诈。”

方闻是说话有点罗嗦,费了一些时间才说出核心问题,“独步王这是要吞并逍遥海啊。”

他对自己的猜测极为自信,兴奋地来回踱步,论证这个观点,“四国国王都曾经主动让位,独步王却一律拒绝,为什么?因为他有更大的野心,他要将整个逍遥海变成私家领地。”

“金鹏堡背靠北庭,东征西讨依赖的全是人家的骑兵,独步王不想当傀儡,就必须开创自己的国家,逍遥海虽然不大,但是易守难攻,可以当作坚实的后方……”

顾慎为已经明白军师的意思,而且非常认同,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这支军队的详情,金鹏堡不是林中野人,不是与世隔绝的香积之国,不是连年混战的乌山部族,也不是三心二意的逍遥海小国,他们对龙王知根知底,不会相信那些夸张的传说,更不会被几个人吓倒。

这将是大雪山军队重返西域之后的第一场硬仗,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胜,从此能在逍遥海站稳脚跟,拥有与金鹏堡争霸的根基,败,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退回香积之国,再想冲出乌山,难于登天。

因此,顾慎为的最后一道命令是下给自己的,他要亲自去打探敌情,弄清楚对方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