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神捕出狱(第5/9页)

韵娘见戴七不出声,便问:“戴总,你有什么为难之处,不妨说出来。”

戴七出于职业的本能,问:“不知是不是判官、小鬼所为?”

“哦!戴总认为不是他们干的?”

“戴某不敢这么武断,江湖上的事,奸诈百出,有的真正杀人凶手,往往会制造假象,混淆视听,嫁祸别人,从而使目己逃脱,而令无辜受害。我们要是粗心大意,往往会捉错了人,丽让真正的杀人凶手走脱了!吕城一案,就是一个明显的事例。戴某不亲自去察看现场,不敢说杀害崔大人的杀手就是判官和小鬼,或许有人假借了他们的名声而杀害崔大人,令我们狂捉了无辜者。”

韵娘不由赞了一句:“戴总果然不愧是神捕,心思极细。怪不得你破了那么多大的疑难案,没冤枉过好人。”

“姑娘过奖了!戴某只是不敢误捉了好人当凶手,愧为一地的捕头。”

曹公公说:“当夜崔指挥被杀时,有人目睹,说是一个小丫头,自称什么勾魂小鬼。”

“公公,这样说,那可能不是什么判官、小鬼所干的了!”

曹公公愕然:“怎么不是判官、小鬼?”

“戴某所知道,判官、小鬼都是男子,不可能是一个小丫头。虽然这样还要亲自到现场去看看,才能判断。”

“好!那你去现场看看。”曹公公又指指韵娘:“由她协同你一同办案,本座还赐给你一面银牌,凭本座这面银牌,凡本座所管辖的各处州府县城,兵马要塞,你都可以任意出入,追捕要犯,更可调动当地官兵,协同你捕捉贼人。”

韵娘说:“曹公公这样信任和看重你,你还不快拜谢公公,接过银牌?”

戴七一拜说:“公公。你这般信任戴某,戴某必将尽力报效,至死方休了!”戴七接过了银牌,再一次拜谢。

曹公公乐呵呵地说:“你好好的干吧!本座不会亏待你的。”

戴七又是一拜说:“多谢公公厚爱栽培。”他又对韵娘说:“韵姑娘,我们一块到现场看看。”

韵娘问:“戴总,你不回家先看看令堂么?让她老人家放心。”

“不,还是先去现象看看要紧,迟了,很多重要的线索就会消失,对追捕凶手增加困难,家母迟一步去看也不要紧。”

曹公公说:“好!本座自会派人去看顾你母亲,令她放心。”

“戴某更多谢公公了!”戴七便与韵娘告辞出来,一同奔向锦衣卫府。

在路上,韵娘含笑的对戴七说:“你有了曹公公这一面银牌,就是东、西两厂的人,也不敢给你找麻烦了!”

戴七感恩戴德地说:“这都是多得姑娘的支持和相助。”

“戴总,你怎么对我客气啦?我今后还望你多多帮助哩!”

他们在锦衣卫府观察了现场,细心检查死者身上的伤痕,又询问了一些人,戴七心里顿时沉重起来,他心中十有八九,已知道是什么人刺杀崔铭了。因为死者身上的剑伤,同蔡家庄死者身上留下的剑伤一模一样,而且还依稀有茜茜公主身上留下与众不同的淡淡清香,这显然是水月宫那位武功极俊的女侠所干,只有她,才能在警卫森严的锦衣卫府中出没,而不让人发觉。

韵娘问:“戴总,这是什么人所为?”

戴七想了想说:“我可以肯定,刺杀崔大人的不是判官、小鬼,而可能是一位武功极好,轻功极俊的女子所为。”

“你看出她是哪一门派的剑法?”

戴七想了一下,摇摇头:“看不出,但不是目前武林各门振的剑法,而是江湖上少有的一门上乘剑法,一招致命。”

戴七怎么看不出这是水月宫人的剑法?但他不想说出来,一来他知道水月宫人在江湖上素行侠义之事,专门刺杀的对象,往往是一些罪大恶极,百姓痛恨的罪魁,绝不会滥杀好人,更不会伤害无辜;二来他与茜茜公主在深山草庐中有过一面之缘,心照不宣的结成了朋友。因而他不想也不愿说出来。这不是戴七的掏私,不分是非黑白,讲求义气,包庇坏人。这是维护人间的正气,何况他知道崔铭的为人,只是自己官小职微,又没有苦主相告,细府更没有下公文去逮捕,自己无可奈何而已。现在水月宫人杀了他,正是为民除害,王法不外乎人情,于情于理,戴七怎么也不会去追捕,干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只能不了了之。再说凭自己的武功,就是动用官兵,也不可能捉到水月宫的人。他现在唯一希望的是水月宫人在杀了崔铭后,远走高飞,别再在江南一带出现,那自己便有所交代了,最后作为悬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