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避九恶床底巧藏身(第4/10页)

师姐妹两人不住惊讶地回庄,第二日才将此事告诉徐若花。

这时韦千里刚从一个石洞中出来,他身上虽有两处伤势,但仅是皮肉之伤,未动筋骨,故此过了一夜,也就差不多好了。

出洞纵目一看,敢情自己急于逃走,已窜入深山中,忽见左边一座山岭峻险惊人,半腰处有片突崖,崖上树木甚多,中间隐隐透出火烟。

他想了一下,断定那道火烟乃是人类赖以活下去的炊烟。登时好奇之心大发,想道:“这地方所住的,一定是避世高人,我何不过去瞧瞧……”

这件奇怪的事,已令他忘掉与徐若花中间的误会这件烦恼。当下到山泉边洗濯一下,便直奔那座险岭。

他如非身手已臻绝顶,那地方绝上不了,遍现整座突崖,因是在陡壁当中,只有一线之路,可以上去。

说那是路,未免形容不确切,原来那陡壁上不知是天然还是人工,居然有一处可以上得崖顶,敢情只是一些突出陡壁的石头,相距皆在两丈之内,以韦千里的身子,方始可以利用这些石头,纵跃攀援到崖上去,故此这个可以上崖的形势,不能称之为路。

韦千里研究了好一会,便断定除了此法,再也无法上去。同时因这片突崖离地有二十余丈之高,距陡壁顶端则还要高一点,大约是三十来丈,故此想如由岭后或侧面攀登其顶,也是无路可下,也就是说,在突崖上的人,除了刚才那条通路可以下地之外,再也无别径可走。

他走到陡壁下,调匀真气,便跃上二丈高的那块突出的石头上,跟着再跃上第二块,这样或横跃,或直纵,一共捕了十五次垫脚之石,这才上了崖上。

但见这片突崖,面积甚小,只有十余棵参天古树。是以在远处看,反而以为地方不小。

那十余株大树之下,有一间简陋但结实的木屋,一望而知不会有房间之类。

他喜孜孜走过去,快到门前,突然一惊,忖道:“不好,果然此地乃是华山派的前辈所居,他们华山派已用飞鸽传书,通知了他说有那些不可轻轻放过的人,不消说我也列在其中,这样我岂不是自投罗网?退一万步说,这位筑屋华山的异人,竟不是华山派的,但避世高人之中,不乏邪恶之辈,假如那白骨郎君上官池……”

想到这里,不寒而栗,心中萌生退意。

心中叨念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要转身。

却见那炊烟从屋顶升起来,火烟极大,直有越来越猛之势。

他心中斗然一动,想道:“这烟太过奇怪,如在烧饭,何致于烟如雾?”

想着直奔过去,房门因是扣上,看不见内面情形,便纵到屋后,只见那儿有一片石地,地上放在一捆木材,因木材干湿俱有,此时都燃着了,故此浓烟直冒,在火旁边,还摆着一个铁架,正是用来烤猪烤羊的铁架。

不过此架上空空如也,是以韦千里不知乃是何物,因而想不到这火分明是木屋主人特地生好,预备烧烤野味。

他颇为担心那猛烈的火焰,会引起火灾,便走到窗边,轻轻敲了两下。

屋内毫无声息,他忍不住拉开窗门,只见屋内一个人影也没有。

这座屋内地方颇阔,靠着后壁一张大木床,帐子已掠起。此外桌椅俱全,近门处的墙边,还摆着两个酒罐。

桌上摆着一方竹简,此外没有什么,墙上则挂着一盏大油灯。

他想了一想,便跳人屋内,叫了一声,没人理睬,便走到桌边。

忽见桌上那方竹筒上,刻满了字,他低头看时,四个字映入眼帘,使得他心如狂跳。

原来那四个字竟是屠龙剑法,他摸一摸屠龙剑,想道:“难道世事这么巧,我正苦于不懂此剑性能,便有这么一套剑法教我?”

再看下去,开头是四句七言剑诀,后面便都是解释的文字,似乎这四句剑诀,已蕴有极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