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3/13页)

沈如青失色道:“什么?还未算了结?”

徐少龙道:“当然啦!这个凶手集团,并非只有这两个人组成,所以他们的行动,必定留有纪录。他们目下已告失手,别的人根据纪录,还是会追查此事。不过,以我想来,等他们查明白后再展开行动,其问还有一段时间。”

沈如青愁道:“这便如何是好……”

徐少龙照事论事,道:“一点办法都没有。”

沈如青很快就冷静下来,想了一下,摇头道:“不,有三个办法。”

徐少龙讶道:“真的?竟有三个办法之多?”

沈如青道:“第一个办法,就是趁这两名凶手失败的消息,尚未传到他们的集团以前,早一步找到他们之间联系的纪录,予以消灭。”

徐少龙道:“这倒是一个办法。”

沈如青道:“第二个办法,就是迅即查明这个凶手集团之人数,然后一举加以歼灭,一个都不留。”

徐少龙道:“此计气魄甚大,万万想不到是出诸一个娇弱女子之口。”

沈如青苦笑一下,又道:“第三个办法,就是我沈家马上逃亡,逃到一个他们找不到的地方,或者是分散开,使他们无法一网打尽……”

她停歇了一下,接着道:“当然为了沈家血脉香火,这分散逃亡之计,必须以保存沈恒为主。”

徐少龙道:“逃亡之计,乃是下策,但揆诸事实,只好作此打算。”

沈如青叹一口气,道:“我早就知道非用此计不可。”

徐少龙道:“你且勿沮丧,赶紧充分运用你的智慧,研究出一个妥善的逃亡计划。”

沈如青十分惊奇,问道:“我要想一个计划?”

徐少龙道:“正是,你尽管放胆的设计,技术方面交给别人伤脑筋,要知只有你才深知沈家的渊原恩怨,若要与这些从前的关系,完全断绝,唯有你来设计筹思,方能稳妥。例如沈兄本是滇人,也许别人借箸代筹,竟想到要你们躲到云南,这岂不是反误了大事?”

沈如青道:“好,我试试看……”

她沉吟考虑了一阵,才道:“沈恒是个读书人,若想有前途必须投考功名,从仕途出身。但如若匿居在隐僻之所,便不敢上学应考,因为穷僻之地,读书之人不多,易于传扬。再说他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这样一家人也不易避过敌人耳目。”

徐少龙道:“是的,说下去。”

沈如青道:“假如我们分开,我来照顾婆婆,他则单身落籍别处,只须改个名字,就可以应考赴试。而他一则没有挂虑。二则少去家人,敌方难以查出。”

徐少龙道:“这一着,敌人决计想不到,因为沈兄既是独子,而你又年轻貌美,焉肯分散匿居?我认为此计甚妙。”

沈如青轻轻喟叹一声,眉梢透出一种说不出来的幽怨。

她虽然年纪甚轻,可是她智慧过人,兼且亲身经历过生死场面。因是之故,她现下已经完全成熟,宛如饱历沦桑的人一般。而最重要的是,她晓得这一番计议,并非说着玩的,而是真真正正的事。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听起来没啥希奇,只不过是一幕公子落难,老母娇妻暂告分离而已。

可是在现实中,这种不知止境的“分离”,茫茫的前途,狠毒的敌人等等,在在皆足以使人惊愁交集。

因此,她的喟叹,心底的幽怨,不是局外人所能了解的,而且也不是别人所能安慰的。

徐少龙道:“你侍奉了婆婆,将如何渡日呢?”

沈如青精神一振,道:“渡日倒不成问题,我精于女红,单靠十指,亦不愁生活无着。”

徐少龙道:“好吧,待我和枯木大师商量一下,必能安排妥当,将来我与枯木禅师,可以轮流去探看你们……”

他突然停口,侧耳倾听了一阵,才轻轻道:“枯木禅师和公差们到这边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