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指挥若定(第4/9页)

那个手捧戒刀的年少僧人急行两步,顺手已把戒刀插在腰间,向韩世青道:“小僧法水,愿效绵薄。”

韩世青把木匣交给他,道:“有劳小师父了。”

目光掠到另外那名年少僧人,又道:“那一位小师父如何称呼?”

法水紧紧跟着他,应道:“那是小僧的师兄,号法木。”

言说之间,已走到数丈远的浮台上。疏勒国师也同时抵达,他深邃的双眼中,射出锋利如刀剑的光芒,盯住法水,似是想看透他心中的念头。

蒙娜道:“这三位师父是谁?”

韩世背道:“那是少林寺的广闻大师和法水、法木两位得意高足,老夫也要请教这两位贵客怎生称呼?”

疏勒国师道:“这一位是敝国的基宁将军,曾经到过贵府,另外的一位是和阗国的名家胡赛音。”

他的答话由蒙娜翻译过,接着又道:“胡赛音精于鉴别玉器,是以让他瞧瞧这一宗国宝。”

韩世青与基宁、胡赛音见过礼,便道:“国师远自西域而来,老夫自应稍尽地主之谊,略事招待。

但国师等行踪隐秘,又留下不甚友善之言,是以老夫这些朋友,对今日之会,都生出了戒备之心。”

他的话音乃是用内力追出,是以周围数十丈内的人,无不听得清清楚楚。只听他接着又道:“但无论如何,贵国国宝既然寻获,当得奉上,聊作见面之礼。”

他转眼向法水望去,颔首道:“有烦少师父了。”

法水道:“老檀樾好说了。”

捧着木匣,走了出去。疏勒国师着蒙娜传语谢过,又命胡赛音上前接受宝物。

胡赛音移步走到法水面前,冷冷的瞪着他,伸手取匣。法水一缩手,只差毫,竟不曾让对方指尖碰到。他一微微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说道:“你何以用这种眼光瞧着小僧呢?”

蒙娜居间翻译,道:“胡赛音说,你是佛教徒,信的不是真神,他不喜欢你。”

法水笑道:“他喜不喜欢我都不打紧,小僧信奉的是不是真神,也与他无关,我们佛教不打诳语,只不知你们伊斯兰教准不准你们说谎?”

胡赛音听了译言,怒道:“我们当然也不准说谎。”

法水道:“那好极了,小僧请问一声,这玉台铜马奉上之后,你们可是真心回返西域?记住别说谎啊!”

胡赛音怒道:“这话岂该由你来问?把宝物拿来!”

手臂一伸,向他手中托着的木匣抓去。他不但动作甚快,而且手臂远比想像中长得多,好像是有伸缩性一般,但他这一抓,仍然落了空。

原来法水亦是动作如电,身形的溜溜一转,恰好让过了对方五指。他口中发出笑声,人已移到浮台边,做出要把木匣丢向湖中的姿势,一面举手作势,阻止对方扑过来。

他接着说道:“你既不敢据实回答,可见得虽是拿到宝物,仍然不肯就此返回西域,定必找个藉口,与中原英雄较量较量。既然如此,小僧认为不如把此宝丢在湖中,你们有本事就下水捞起来。”

胡赛音浓眉一皱,正要说话,广闻大师已道:“法水,不可妄自沉宝于湖中。”

法水躬身道:“是。”缩回右手,但他站在浮台边,仍然随时随地可以把木匣扔落湖中。

基宁将军道:“尝闻汉人最重尊卑之序,这位小师父如此胆大,不无有失管教之嫌。”

广闻大师道:“年轻之人,坦白直率,他认定了你们存有藉口较技之心,是以设法迫你们讲出来而已。”

他的语气十分和缓,加上他那一副毫无特色的面貌,使人感到他似是很怕事之人。

胡赛音突然又伸手向法水抓去,法水向外一闪,上半身已倾出浮台,不觉啊地一叫,眼看要掉在水中。风声飒然一响,法木已跃了出去,一手抓住法水的手腕,拉他回来,另一只手则封闭胡赛音的手掌来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