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贺冶年(第4/11页)

“才刚起来么?”

慕徐姿红着脸道:“臣妾正在梳头。这是桂合宫的谐淑仪。”

一边站起来的少女只穿着湛蓝的长衣,雪白的手中仍握着鲜红描金木梳,卷曲的长发围着脸庞,阳光里有种不真实的清秀,仿佛正在消融。

“臣妾卫氏,给皇上请安。”

皇帝有些眩晕,一股无名的欲望猛然贲张。“这是……”

“回皇上,这是桂合宫的谐淑仪。和臣妾同一天入宫的,皇上没见过。”慕徐姿耐心地在皇帝身后微笑道,“这些天臣妾睡得不安稳,她陪臣妾小住一阵。皇上?”

“啊,什么?”

“皇上外面稍坐,等臣妾装束完毕可好?”

皇帝的目光却仍然系在卫氏身上,有些紊乱地问道:“你叫什么?”

“臣妾卫氏。”谐淑仪道。

“好,好。”皇帝退了两步,“你们接着梳洗,朕在外面坐着。”

“万岁爷还好吧。”吉祥端着茶低声问道。

“怎么会不好?”皇帝魂不守舍地笑了。

吉祥远远打量了谐淑仪两眼,笑道:“谐淑仪是极美的。”

“象哪里见过似的,你觉得呢?”

“回万岁爷,奴婢不觉得。”吉祥随随便便道。

谐淑仪随着慕徐姿再露面时已施了粉,玫瑰色的胭脂和发间珠翠掩去了许多冷素,红袖拂地重新见礼,皇帝伸手将两位妃子都挽起来。

“你进宫也快一年了,倒是冷落你了。”皇帝对谐淑仪道,“今日难得,你们都陪朕说说话。”

谐淑仪神情中很少有动人的娇妍,平静地应了。

吉祥见皇帝目光所系都在谐淑仪身上,唯恐冷落了慕徐姿,连忙凑趣,逗得皇帝和妃子们笑声不断。用过晚膳,到了安置的时候,皇帝原本是要留在椒吉宫的,慕徐姿却红着脸为难,细弱游丝的声音道:“臣妾的身子还不是很好,太医也说了……不如……”她冲着谐淑仪俏然一笑,“皇上去桂合宫罢。”

“也好。”皇帝几乎忍不住要称赞慕徐姿的善解人意。

谐淑仪天生一股听天由命的温柔,也不见有什么特别的惊喜,起身前导,请皇帝移驾。慕徐姿恭送皇帝到宫门外,回来命人开了抽屉,封了二十两纹银交给椒吉宫首领太监,“赏给乾清宫李及,”她微笑,“记得说声多谢。”

此时夜已经深了,乾清宫内书房的蜡烛也点完了第一遍,辟邪揉了揉眼睛,趁着小顺子添新烛的时候,放下笔走到宫门外透气,寂静中能清楚听见李及在远处角落的阴暗里和椒吉宫太监低声说笑。

“……如此一来,皇上可再不上谊妃宫里去啦。”

“那卫娘娘看来是个安静无欲的天仙,想必好摆弄。”李及笑道,“慕娘娘快养好了身子,再得宠幸时便是我们奴婢的好日子了。”

“李爷说的正在理呢。”那小太监不便久留,嗒嗒的脚步声远去。

“师傅,蜡烛换过了。”小顺子出来请辟邪,“师傅在看什么呢?”他一样抬头看着狭窄的天空,“流星?”

辟邪扑哧一笑,沉默了一会儿道:“小顺子,你可要记得,凡是美丽纯洁的东西,都和这流星一般,不会持久。你为它迷惑依恋的时候,它已经消逝沉沦了。”

“啊?”小顺子挠着脑袋,“什么算是美丽纯洁的东西?”

“春花、秋月……”

小顺子呵呵地笑,“师傅,我都替你觉得难为情。”

“人心。”辟邪转过目光道,“纯良的人心是世上最易腐朽的东西,所以……”

“所以,不可轻信。”小顺子道。

“儒子可教。”

“六爷么?”司礼监提领乾清宫关防的太监听见辟邪的声音,上前道,“姜统领要我传个信来——总督京营戎政贺冶年府里传来消息,贺大人病危。”

贺冶年的病来来回回折腾了小半个月,辟邪因同在京营当差,不但自己去看过一回,又奉皇命探视了多次。因太医说了实话,贺府便早悄悄备下了寿木,家中人等都围在病室附近,等着他交待后事。到了二月十九日,贺冶年却突然精神了起来,张目能言,叫人替他擦了遍脸,支撑着坐起身,还喝了些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