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好汉 第七回 一条胳臂一条腿(第4/5页)

梁斗笑了。

他发现自己不是这六人合起来的敌手。

可是纵不是敌手——也只好对敌到死为止。

人在江湖,有些事是百挫不折、万死不辞的。

人能面对死,不会惊怕,世上又有几人?

——是有几人!

至少萧秋水和齐公子是。

他们已一左一右,在梁斗身边。

六掌瞳孔收缩,他们已准备第二度出手。

掌影漫天,忽然一只拈花般的手指,在他们手心轻轻一点。

十二指,十二点指,十二只手掌,都软了下来。

天正大师,脸含微笑,好像没有动过一般。

然而六掌惊愕无比,垂着他们犹在发麻的手,看着天正大师,眼睛比血影还要惊慌。

“拈花指。”

有人失声而呼。

然后六人尽皆变了脸色。

“少林七十二技”中,“拈花指”只是一技,但却是很特别的一技。

学“拈花指”的人特别少,不是特别傻,就是特别笨——因为学“拈花指”有成的人,一万个人,最多只有两、三个,而且学“拈花指”的人,不得学其他七十一技,否则容易走火入魔而殁。

可是当时在少林绝顶聪明,很得长辈赏识年少时的天正,却选择了“拈花指”。

那时形神大师还在世。形神问:“你为何选择拈花指?”天正答:“因为它要我学。”

形神后来赞这少年和尚资质能智通天地。

——一个人若专心学一样东西,或做一样东西,首先要把自己置之于死地,断了后路,才能专心一志去学,方可望有所成。

——否则,你又想写诗,又想演戏,既要学武,又要跳舞,搞不好对音乐也有兴趣,绘画也涂几笔,就永远难望有所成了。

天正专心一志,精研“拈花指”,果然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

——少林绝学,本来任何一技,都足以训练出一代高手。急功的人贪多,反而无成。天正大师的“拈花指”,虽只一技,但己款通天地,存乎一心,形外成内,俱无阻碍,就连学会“少林七十二技”中五、六项的藏经楼高僧木叶大师等高人,都远非其敌手。

余杀恢复最快。他虽仍垂着双臂,但仍能笑道:

“天王说过,若天正大师、太禅真人在,则不可力敌,这句活没有错,”余杀笑说:

“大师好指力。”

天正笑道:“承让。”就没有再多说了。

余杀接着说,“不过,在下仍有事情请教大师。”

天正道:“请说。”

余杀道,“大师是方外高僧,为何要管这俗世事,好叫晚辈大惑不解?”

天正笑道:“若有人叫你折一条臂膀给他。你也不肯,他怎肯?”

余杀说:“可是那肩膀不是大师的,而是他的,这跟大师无关。”

天正道:“阿弥陀佛,谁说无关。天下苍生,都本我佛善念,自当珍惜。”

余杀道:“所以折他一条臂膀,就等于折大师的了?”

天正笑道:“则宁可施主折老衲的。”

余杀叹道:“那天王大礼,大师都不要了?”天正笑道:“既折老衲的,要来作甚?”

余杀道:“血影大师是叛徒,少林不要处置了?”

天正合什道:“这种人天理不容,毋须拿别人胳臂来换。”

余杀又道,“梵经神会,原属少林,大师不要了?”

天正道:“叶归根,尘归土,是少林的,终回少林。”

余杀嘿声笑道:“那么内外家拳的融合,大师拱手让于武当了……”

天正笑道:“天王研得内外家武功心法融合之秘,实当可贺,惟我佛中人,能恒寂天地,觉知一心,生死永弃,无相无明,才是发法门之径。”

余杀为之瞠然。苗杀叱道:

“你这老僧,三个大礼,也换不到萧秋水的一只脚么——”

天正含笑道:“死物如何能换生物之理?一个活生生的人,来换这些罪孽,真是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