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潜龙变 第五章 惊鸿一舞拼狭路(第6/9页)

李隆基已经落笔而书,笔势沉厚遒劲,秀美多姿的四字隶书跃然纸上:南山同寿。

邓日用突地站起了身,颤声道:“难道……难道当真是今上?老臣老眼昏花了,求您开一下御口……”

“南山同寿”这四个字正是当今天子李隆基御笔所赐,这笔迹和气势,寻常人等绝对模仿不出。

李隆基仍不言语,又换了一支略细的鸡距笔,扯过一张雪白的益州麻纸,写道:“卿上月‘尊儒圣抑佛道’之谏,及引马周‘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之语,皆为老成谋国之论,惜乎用力太急,今形势纷乱,不宜取此险急之策,故朕置而未应。”

邓日用花白胡子抖成了一片,呼吸急促起伏,道:“是,是,原来如此……”

李隆基又抽出一张麻纸,写道:“近闻卿老病甚笃,朕甚忧之。中和丸大益脾胃,朕当命御医精细调制,此药宜每日进补,断则药力不继,万嘱万嘱。”

“是……正是……老臣都记得……”邓日用的眼中已泛出浑浊的老泪。

原来这位老夫子身为儒家泰斗,上个月曾上书皇帝,直言今上与太上皇佞佛崇道太过,治国之道当以儒家为尊,循中正醇和之道,又批评近年朝中豪奢之风不减,建议皇帝重读贞观名臣马周《陈时政疏》中“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之语。可惜,这番费尽心思的大道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回应。

而此刻李隆基所写的头一段话正是对此策谏的回答,直言他建言虽好,但在当前纷争暗涌的大形势下,皇帝是不敢用这种刚猛之策的,只怕会冒犯太上皇等各方显贵利益。

李隆基写的第二段话,则是半月前他亲笔给邓老夫子所上的请致仕书写的最后一段批语,温言安慰老夫子仍须为国尽心效力,至于脾胃衰弱的老毛病,可用御赐的中和丸进补。

这两段话都是君臣间极私密的书信,绝无第三人可知。邓日用这时再无怀疑,扑通一声,直挺挺地跪倒,哽咽道:“陛下,请恕老臣年老昏聩之罪……”说着砰砰地叩头。

李隆基静静端坐,直到这位老臣连磕了三个响头,才伸手扶住了他。

一旁的江梅儿彻底呆住。她觉得自己全身血液都凝固了,跟着便觉得,不是自己疯了,就是这老头子疯了,这口不能言的家伙居然是皇帝?!

“朕……中了毒……不能言。”李隆基忽然艰难地吐出了几个字。

他适才被那疤面人老齐施法救治,当时一股浑厚的罡气入腹后,直贯喉头,已稍能吐字。

“是谁,是谁如此大逆不道,胆敢对陛下妄下毒手?”邓日用刚被李隆基搀扶而起,便气喘吁吁地怒喝。

“太平!”李隆基嘶声苦笑。

邓日用老眼一闪,想到那份十万火急的文书上,最后的神秘落款名签,立时猜到了大致情形。这定是这对姑侄斗法中,姑姑太平公主抢先下毒发难,不知怎的竟让新帝落得了这般田地。

“太平当真是罪不可赦,万死莫赎!”邓日用愤愤地道,“怪不得,适才金吾卫的老金跟我言道,他亲自看着万岁家宴之后,出了太平公主府起驾回宫,身边有高力士相陪。现在看来,回宫的那位,才是……”

“假的!”

“原来如此,世间竟有如此匪夷所思之事。”邓日用又惊又怒,“而如今京师满城风雨,侦骑四出,特别是在陈玄礼、王毛仲等陛下亲信的府前,都密布暗探,说是要搜捕易容成陛下之人。听老金说,陈玄礼他们即刻便被那万岁传入内苑,说是天子意兴正高,还要请他们喝酒……”

李隆基的心陡地沉了下去,果然如自己所推断的那样,太平公主知悉他逃脱的信息后,立即将他的这些干将能臣软禁了起来。等待着他们的,也许是极为可怕的结局。

想到这里,他浑身一阵空荡荡的苦闷,手中冷汗津津。先前他说了几句话,只觉喉头痛如针扎,这时只得提笔写道:“疾风劲草,岁寒方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