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佛渡有缘人(第3/7页)

为稳住西藏局势,也为了对付起尸之乱。北方人民政府早在半个月前就与西藏密宗明里背后的主事者暗中达成协议,以不触动密宗根本利益,甚至加以立法保障,以及西藏高度自治的一系列重大让步,换取对方在名义上承认北方政府,并协助肃清起尸之乱的承诺。

原本密宗还打算乘机争取到在中原内地自由传教立寺的权益,可惜北方人民政府却心知肚明密宗这套政教合一的模式若是传播开来,必然是比一贯道还要严重无数倍的祸害。须知在西藏,哪怕这些喇嘛世代压榨农奴,可在心灵的寄托下,那些淳朴的农奴还是心甘情愿地将一切信仰与希望寄托在佛祖的身上。多少上了年纪的老人,从家一步一个五体投地,虔诚无比地向布达拉宫朝圣,哪怕许多人磕死在路上,也是甘之如饴。甚至还有以指代香,不惜点燃十指,燃指供佛者。若有人进藏宣传推翻活佛喇嘛解放农奴,那么不用喇嘛们发话,这些愤怒的农奴就会一拥而上把这人活活打死。这样的情况,仅仅局限于西藏就罢了,又岂容扩散到全国各地?所以这一点上,北方政府无论如何都不肯松口。

密宗对于这次谈判收获并不甚满意,故虽答应协助镇压起尸之乱,但也大有保留,仅仅局限于动用秘法将起尸尽数聚集到大雪山下的某处,剩下的事则概不负责,全由人民政府负责召集能人处理。所以如今葛丹松赞活佛见一眉道人找上门来,语气颇为不善。

“晚辈前来与政府全无关系,只想请教活佛一句话。”一眉道人叹了口气,目视对方,郑重问道:“但凡起尸,是否一概无可救药?”

西藏起尸,在两三百年前即使在西藏也极为罕见,更绝无出藏害人的记录,只是这百年内才渐渐变得有些频繁,并于近期泛滥成灾,所以即使茅山派浩如烟海的典籍,也缺乏详细的记载。不过一眉道人到底凭着丰富的经验,发现其中许多形貌还未异变的起尸其实魂魄未散,顶上三火也未尽灭,处于非死非生状态,或有救活的可能。

“自然可救!”葛丹松赞活佛闻言哈哈一笑:“岂不闻‘佛法无边’,你们道门救不得,佛门却无有不可救之人。若有观世音菩萨净世甘露,或者地藏王菩萨出手,连深坠无间炼狱者都能得蒙超度,又岂有救不得之理?”

一眉道人叹了口气,“不敢劳驾西天诸佛菩萨出手,晚辈只是想问:当今现世,可有救回这些人的手段?”

“仍有!”葛丹松赞活佛爽快回应,“可惜代价不菲,不可轻言,不可轻用!这些愚民蠢夫与我佛无缘,不得佛法庇护,才被起尸轻易引动宿世业障恶趣,倒不如索性送他们速速前往轮回,脱了如今似人似鬼,非人非尸的无边苦海。”

“以晚辈看来,所有并非自行起尸者,只是被一股莫名怨力蒙了魂魄,闭了泥丸宫,若能在精血枯竭之前解了怨力,皆有救活之望。”一眉道人这些时日,对于研究起尸也做足了功夫,只是时间太短,还未能琢磨出可以付诸实行的措施,所以缓缓出声道:“素闻佛门广大,普渡苍生。一向不念旧恶,放下屠刀亦可成佛。如今既有救人之法,即使动用时有诸多不便,又何苦秘而不宣?”

“竟能悟出其中关键,你这道士,看来大有慧根!”葛丹松赞活佛瞥了一眉道人一眼,有些诧异问道,“若贫僧告知了你,你真肯不吝代价救人?”

“晚辈一向只知尽人事,听天命!”一眉道人淡然回道。

“好!好!你这道士,看来也是个行善无数,万家生佛之辈!”葛丹松赞活佛似是极为欢愉,开怀大笑道:“我密宗讲究正法不可轻传,无缘无德之辈,即便佛祖亲来传法,也是对牛弹琴。然而贫僧见你却与我佛大有缘分,可愿弃道从佛,还了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