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启之战(第2/8页)

“虽布局寻常,不过前者所点化棋灵栩栩如生,启帝雄才大略而又不失圣皇仁风、力将大勇无畏而又不失智谋、道师超凡脱俗而又心念苍生,皆活灵活现,也难怪弱势之下尤能力挽狂澜,不坠所仿华夏故土先贤之风。倒是那异域之辈急功近利,强行借神道将所属棋灵意志统御归一,虽看似万众一心,操纵起来也如驱指使臂般便捷如意,却已失了主见与灵性,只是一件件器具、一块块砖瓦,绝不会给人以什么额外惊喜,而且所祭之神未凝真灵便强行出击,也该受此挫。”

“话虽如此,但此人所演神道也有些叫人看不透的奥妙,若是及早凝就真神,胜算不小!”

“既有资格以‘天演棋枰’对弈,这两人的后招自非我等能够一眼看透,我等不妨静观其变,勿要妄下定论!”

所谓“天演棋枰”,却是仙秦屈指可数的几位七劫造物主联手缔造的一件法宝,其中自行演化一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千世界,虽然蕴含的力量不算强大,但却灌注了数位造物主对天地造化的根本领悟与解读,具备无穷的奥妙与变化。在仙秦之中,有资格摆弄“天演棋枰”者,除了几位造物主之外,起码也需是一宗之主,或者同等境界者。

这件法宝既能演化世界、衍生生灵,自身也相当于一个生命体,能够自行吞吐虚空灵气,每一个呼吸,就是一个昼夜,现世一个时辰,对于棋枰世界而言就是五年,而现世的一天,也就等同于棋枰世界的一甲子。

棋枰世界自有种类纷繁的亿万生灵种族,以及包罗万象的无数环境、资源矿产等,几乎囊括了几位造物主所理解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乃至仅仅存在于推演观想中的事物与现象,又有森严无比的规则禁制,任何对弈者都无法将自身丝毫力量直接加诸棋枰世界,只能靠着神念影响控制其中的生灵,以它们为棋子进行对弈。

转眼间,齐腾一与亚当已经对弈了一天有余,而也就在第二天,以双方各自经营、积蓄力量为主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变化……

神启七十二年,启国已定鼎半壁天下五十载,国势日盛一日,启帝励精图治,制刑律,设官吏、兴百学,置百业,每五年一移风易俗,每十年一鼎革立新,五十年间,已将疆域与人口拓展何止十倍,万众归心,皆称圣王。

力将既统领启国全国兵马,亦为天下武者之师,数十年间集结天下将士武者,编撰《兵书》、《武典》,创十八般兵器,三十六兵策、七十二绝技、一百零八般战阵,既为万兵之祖,亦为万武之宗,所创兵法战阵与武学流派包罗万象,启国民众无论贵贱贫富,但凡勇、毅、智、力、体质、悟性等有一足取者,皆可择武而修,众人合力,又能取长补短,集结成阵,所向披靡,数十年间披荆斩棘,开山辟河,战天斗地,降服诸蛮、驯化荒兽无数,立下累累不世功勋。

道师传道三千,竟以民间百学百业为基而传下仙道百宗,无论各学各理、各行各业,皆有对应的仙道可循,堪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于诸般玄理、功诀、法术之外,立炼丹、制器、符箓、阵法、术算、御灵六艺,后世称为仙道六艺,对后世影响弥足深远。

神启七十二年间,启帝年岁已高,自知时日无多。而道师则在仙道百宗于民间奠定深厚根基之后,于二十年前与一众追随弟子遁入十万蛮山,一去渺渺。唯有力将武参造化,体魄心力尤在巅峰。启帝心忧神族这一心腹大患犹在,恐自己百年之后子孙受其荼毒,遂以力将为帅,自己亲临中军,御驾西征,讨伐神族!

这一轮西征蓄势已久,将士甲坚兵锐,辎粮充沛,又配备了火轮战车与连环弩车等等新研发的杀器,军威比起五十年前仓促应战神族入侵之时何止强大百倍?只是一战之下,众人方知神族在五十年间也已是脱胎换骨,绝非吴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