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要从字迹分真伪细听前情识友仇(第6/8页)

不料在谷底走了十多里,一个人也没遇上。两旁的树木,大都是榆树和其他杂木,“如果到了松风谷的话,两旁一定是松林的。”李思南心想。

阿儿格山绵延数百里,也许松风谷是在重峦叠嶂之间,但无人可以打听,要找到松风谷那就无殊海底捞针。

李思南正自感到心焦,忽听得马铃声响,李思南以为是山中的猎人,大喜叫道:“喂,你知道松风谷在……”回头一望,大喜变为大惊,未曾说出的话登时就似被冷空气凝结了。

骑马追入谷中的是一个身材魁伟的蒙古武士,李思南在参加狩猎那日曾经见过此人,知道他是“金帐武士”中名列第三的神箭手哲别。箭法之精,不在成吉思汗之下。

哲别飞骑赶至,哈哈笑道:“李公子,三公主约你打猎你不去,却到这荒山来做什么?”

李思南道:“我又没有向你们卖身投靠,喜欢到哪儿便到哪儿,你管得着我么?”

哲别笑容一敛,沉声说道:“你别忘了你的父亲是在给我们的大汗当差,我奉了大汗之命兼受令尊之托‘请’你回去!正管得着你!”

李思南的坐骑虽是骏马,但奔驰数日,马力已乏。哲别则是每到一个驿站就换一次坐骑的,因此李思南虽然快马加鞭,两人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

李思南喝道:“我是誓死不回和林的了,你苦苦相迫,我唯有与你一拼!”拨转马头,盘马弯弓,“嗖”的一箭射出。

哲别哈哈大笑,“你要与我比箭?好,我让你三箭!”话犹未了,李思南的那支箭已是射了到来,哲别举弓一拨,把这支箭打落。

李思南无意要他相让,但李思南射的是连珠箭,箭在弦上,却是不得不发,说时迟,那时快,哲别刚刚打落他的第一支箭,第二支箭又已是流星闪电般射到。

李思南用的是成吉思汗的铁胎弓,当真是强弓猛箭,劲力奇大。哲别仍然用他的铁胎弓拨箭,只听得“刷”的一声,箭虽打落,哲别的这张大弓,却已给这一支箭当中劈开。

哲别叫道:“好箭法!”口未合拢,第三支箭又到。这一箭竟然射入了哲别的口中,哲别粗壮的身躯登时倒下,俯卧马背。

李思南只道已经射死了他,说道:“谁叫你苦苦相迫,这可怨不得我!”话犹未了,哲别突然坐起,哈哈笑道:“这啮镞法你还没有学过吧?”李思南射进他口中的那支箭,他早已吐出,拿在手上了。

弓力如此强劲射出的箭,哲别居然敢用牙齿咬着箭头,而且不受损伤,他这“啮镞法”当真是神乎其技,并世无双。李思南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哲别的“神箭手”确是名不虚传,尚在他估计之上。

哲别笑道:“你用的弓箭远胜于我,至于箭法嘛,虽也不错,却未必就胜得我了!这箭是大汗赐给你的,我不敢要,还给你吧。”他不用弓弦,随手就以“甩箭法”弹出,劲道之强竟然不亚于用弓发射。李思南骤吃一惊,只顾护身,想不到这支箭却是射他的马。“卜”的一声,箭穿马腹,登时把李思南抛落。

李思南跑上山岗,居高临下,抢先占了有利的位置。哲别翻身下马,紧跟着跑上山岗,哈哈笑道:“你的箭法我见识过了,好,现在再领教领教你们汉人的剑法!”

李思南居高临下,刷的一剑刺下去。哲别举起盾牌一挡,右手的长刀斜劈上来。刀剑相交,李思南气力不及他大,给他用力一推,不由得倒退一步。

李思南急急换招,抽剑进剑,刺他脑门的“百会穴”。这一招“鹏搏九霄”本来是达摩剑法中一招极厉害的杀手,但哲别仍然是用刚才的法子对付他,盾牌高举,护着顶门,长刀劈出,刀法看来笨拙,其实却是拙中藏巧,只这么一挡一劈,又把李思南这一招繁复精奇的杀手解开,而且又冲上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