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铁掌争雄嗟老将飞刀巧掷折强人(第5/8页)

卜图南又是感激又是惭愧,当下双拳一拱,说道:“柳香主的暗器功夫远远在我之上,卜某甘拜下风。”此言一出,淳于周这边的人都是大感诧异,纷纷嚷道:“你还没有输啊!”“这一场至少也该算是打个平手!”

淳于周黑了面孔,沉声说道:“叫嚷什么?胜负兵家常事,又尚未完场,何必斤斤计较?崔兄,令师弟的断骨驳好吧?”

原来卜图南着了柳三娘的三口梅花针,在场诸人只有淳于周和李思南看得出来,其他的人都还是莫名奇妙。淳于周生怕柳三娘抖露出来,更损自己这边的面子,是以宁可认输,还可稍稍遮瞒。

淳于周最后的一句话是向崔镇山说的,崔镇山当然懂得他的意思,心里想道:“好,我给你扳回两场就是。”于是缓缓走下场心,说道:“今日难得有这机会,崔某甚愿以武会友,请各位英雄指教。”言下之意,已是表明了他不愿涉足两方的盟主之争,只是意欲切磋武功,点到即止而已。而且他所要“请教”的是“各位英雄”,也并没有指明只是要和屠凤这边作对。

不过他既然是淳于周邀来的高手,又是在淳于周催促之下出场的,因此他的话虽然说得不是十分明白,也算是替淳于周出场的了。屠凤这边的人知道他的为难之处,也听出了他并无敌意,但却也不能不找人应付他。

崔镇山的大力金刚掌久已蜚声绿林,群雄都知道他的本领远远在他师弟之上,要找一个人能和他匹敌的还当真不易。屠凤心想:“李思南若然下场,可以胜他。但李思南要留着气力对付淳于周,而且崔镇山是以掌力称雄的,李思南若是用剑胜他双掌,亦是胜之不武。”

屠凤正自考虑人选,只见董开山已经走了出来,说道:“老朽本来不敢与崔兄争胜,但好在彼此都是以武会友,谁胜谁败,付之一笑,亦是无妨。”

董开山以“大摔碑手”驰誉江湖,少年时候,曾有一双铁掌打败河朔七雄的战绩。不过,正如他自己所说,他如今已是年迈体衰了。是以刚才群雄考虑人选,谁都没有想到要他出场。

崔镇山道:“得董老英雄指教,何幸如之!久仰老英雄大摔碑手的英名,咱们就在掌底印证印证吧!”群雄听得崔镇山说出“印证”二字,等于再次表明只是“切磋”之意,这才稍稍放心。

崔镇山分属晚辈,先行出招表示敬意,只见他单掌划了一道圆弧缓缓推出,董开山弓腰蓄势,待他掌到,陡地手腕一翻,反手一掌拍出。只听得“蓬”的一声,崔镇山倒退三步。

掌风所及,沙飞石走,站得较近的旁观诸人纷纷后退。

屠凤这边的人大为欢喜,心想:“董开山宝刀未老,只怕打得赢崔镇山也说不定。”因为崔镇山给他一掌震退三步,崔镇山是否手下留情,大家都不知道。但双方掌风的强劲却是有目共睹的。

董开山自己心里明白,崔镇山不但是手下留情,而且根本是蓄力未发。原来崔镇山那一掌有个名堂,叫做“龙门三激浪”,若是掌力尽发的话,应该有三重力道,一重猛过一重,可是崔镇山只发出第一重力道,便即收掌退步了。

这一掌崔镇山给他震退三步,也是始料之不及。他以为董开山年迈,生怕用力太猛伤了董开山,这可不好意思,试了一招之后,始知董开山的掌力虽然比不上他,却是在他原来的估计之上。

武林中人,对一个“名”字都是颇为着重的。崔镇山不愿伤了前辈,可是也不愿输给董开山,于是在试了一招之后,就逐渐加强掌力,双方掌风呼呼,战况也就渐渐紧张了。过了片刻,只见董开山头上冒出热腾腾的白汽,那是他的汗水所蒸发的。崔镇山的额上却还未见一颗汗珠。

屠凤不禁暗暗吃惊,心想:“崔镇山虽无敌意,但在激战之中,也难保不会失手伤人!唉,董老前辈也是好胜,斗到这个时候,也该认输才是,何必再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