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详查往事多疑窦欲试奸徒辨假真(第4/8页)

江海天心里想道:“叶冲霄想是知道他弟弟还在寻找他,所以决意到海外躲避。”当下问道:“你记得和叶冲霄相遇那年,是否确实是十年之前?”

竺尚父屈指一算,笑道:“我刚才说的是个大概数目,其实,不止十年,是十一年。”

江海天不觉有点怀疑,心道:“难道他向竺尚父说了之后,又再耽搁五年,这才出海的?”叶凌风是去年携信到他家的。

心念未已,竺尚父又已接着说道:“你这位掌门弟子今年是否二十三岁?我记得我那年八月遇见他们,我因为很喜欢他这孩子,曾问过他的岁数。叶冲霄告诉我他这孩子是刚满十二岁。我的记忆大约不至于有错。”

江海天心里想道:“那封信不知是什么时候写的?但冲霄是个言出即行的人,依他的性情推断,想来不至于在和竺尚父说了那番话之后,又再拖延五年,方始出海。然则风侄却又为何把他爹爹写这封信的时间说迟了五年?”

江海天哪里知道,这个“投亲”的侄儿乃是假的,当时他以为真叶凌风已死,死无对证,因此有些小节他不知道的,江海天问起,他就只好信口开河。不过江海天的推断也没全对,写这封信的时间其实既不是十年之前,也不是五年之前,而是七年之前。中间这三年,叶冲霄到哪里去了,后文自有交代。

竺尚父也有点诧异,心道:“我在哪年与叶冲霄相遇,这事有何重要?江海天何以问得如此仔细,定要知道确实的年数?”

江海天又再问道:“你们在西昆仑同游了三天,这孩子和你混得熟么?”

竺尚父笑道:“令徒当时虽然只有十二岁,却是聪明得很,他不但和我玩得很高兴,还缠我教他武功呢。”

江海天道:“竺兄教了他什么武功?”

竺尚父道:“三天的时间当然教不了许多。我只教了他一套近身缠斗的小擒拿手法,不过也很复杂,共有二十七招八十一变,难为这孩子真是聪明,三天之内居然都学会了。”

竺尚父歇了一歇,接着笑道:“当时我见他这样聪明,还曾和他开个玩笑道:‘你学功夫学得这样快,长大了那还了得,再过十年,恐怕你都可以向我挑战了。’想不到十一年后的今天,令徒果然就向我挑战。可惜我刚才没有认出是他,而他也没有认出我。这不可笑么?哈哈!”

江海天可没有笑,他开始感到事情有点不对,心中一片疑云。不过却也还未敢想到这个掌门弟子竟是冒牌侄儿。

竺尚父以为江海天是想怪责徒弟,连忙说道:“或许他真的认不得我;或许他因为我来时是声言向你挑战的,他为了维护师门,遂把我当作敌人,不愿再提旧事。总之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你可不能回去怪责令徒。”

江海天道:“我不会怪责他,但我会向他问个明白的。”

竺尚父道:“我可是要赶着回去,不能与令徒叙旧了。”

江海天一看天色,日已西斜,蓦然一惊,说道:“不错,竺兄还是趁早回家一看的好。免得又有什么意外。”

两人握手道别,竺尚父率领部属,下山回家。江海天却独自一人,还在林中静静思想。

江海天心里想道:“风侄为什么从没和我说过这件事情?”倘若这是一件普通的事情,叶凌风忘记了还有可说,但竺尚父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与叶凌风父母的那次会面也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叶凌风竟然一直没有提过,这就不能不令江海天感到奇怪了。

江海天曾有半年多的时间,只是和叶凌风在一起的。那段时间,他们白天赶路,一有空闲以及晚上的时间,就由江海天传授他的武功。“难道他是专注武功,心无旁骛,故而忘了提了?”但这个想法也有犯驳之处,因为叶凌风所遇的竺尚父是个身怀绝世武功的人,叶凌风而且还跟人家学过小擒拿手法,照理他在师父传他武功之时,是应该提起的!否则师父怎能量才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