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稷下学宫(第2/4页)

“师叔,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伏念双手有些微微颤抖,却还是强忍住了怒气。

荀子没有说话。

赵昊此信内容的真实性,他这种人老成精的人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只是在齐鲁三杰当中,他向来偏爱张良。正如同当年在李斯和韩非当中,他向来偏爱韩非一样。

越是老人,就越偏执,不讲道理,也往往会做出许多错误的绝顶。

“墨家和儒家向来都是对手,最重要的是,墨家是帝国的敌人,但是儒家不是。机关城建立在群山当中,易守难攻,所以墨家可以无所顾忌。但是小圣贤庄就在桑海,能否保住这天下儒宗之名,难道师叔和师弟都没有想过吗?”伏念掷地有声的声音在房间内不断的回荡。

颜路低下头颅,这件事情他从一开始就知情,只是瞒着伏念,现如今事发,他若是再强词夺理,只能更加惹怒伏念。

不过颜路有顾忌,荀子却没有。

“《孟子·告子上》曾经说过,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荀子道。

伏念怒极反笑:“荒缪,帝国才是正统,墨家乃是叛逆,襄助叛逆颠覆正统,也配被冠以舍生取义?师叔,儒家典籍不是这样读的。子房家里在韩国三代为相,韩国被秦国所灭,他如今和墨家叛逆合流,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想要报灭国之仇,你我内心都十分清楚。”

“国破家亡,不应该报仇吗?”荀子问道。

“应该,但是他是儒家的三当家,我是儒家的掌门,所以就不能看着子房将儒家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伏念坚定道。

“儒家上下,可有怕死之人?”荀子继续问道。

伏念的脸色也阴沉下来,道:“师叔,我知道您是赵国人,不过赵国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如今天下间只有秦国。若是放不下旧日的恩怨,那便做一个快意恩仇的匹夫。身为儒家掌门,我不能容忍儒家被一些野心家肆意利用。”

荀子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腰背挺直,苍老的面容上突然出现了难言的锋锐。

“你是在教训我?还是在命令我?”荀子语气不善。

已经很久没有人敢对他这样说话了,在这个世界上,除非嬴政亲至,否则就算是李斯来了,荀子都敢不给李斯任何面子,更何况伏念。

“师叔,论辈分,您的确是我的师叔。不过论尊卑,您别忘了,我如今才是儒家的掌门。儒家上下的安危,儒家的前路,现如今都是由我来指引。伏念为此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还请师叔明鉴。”伏念的话里柔中带刚,却寸步不让。

颜路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焦急,却不知如何是好。

荀子忽然笑了,笑声显得刻薄和讽刺,很难想象这是从一个老人嘴里发出来的笑声。

“我没有猜错的话,你是被赵昊的条件所打动了,对不对?”荀子问道。

伏念没有否认,坦然道:“帝国要重开稷下学宫,乃是百家之幸。诸子百家,各有自己的理论,一直难分高下。而在稷下学宫之中,大家尽可以各展所长,以此吸引自己学说的拥护。帝国重臣、甚至世子扶苏和皇帝陛下也会亲至,儒家作为当世两大显学之一,自然当仁不让,不能错过这件盛事。”

稷下学宫,乃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便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