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论道武当(第2/2页)

杨易前世也曾修炼过太极拳法,只是当时修炼的乃是发力之道,力从自身而生,无有真气心法辅助,与如今张三丰的拳法有极大不同,威力小了不知多少倍,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拳法,只是名字相同而已。更何况杨易如今缺少的不是拳法招式,发力法门,而是一种武学上面的道理,招式可以学会,但武学上面的道理,却得与创始人共同探讨一下方能真正了解。

两人比划了半天,杨易忽然身子一晃,浑身力道全开,一股气劲猛然一炸,犹如万斤火药轰然而爆,张三丰的缠丝劲力被他劲气炸开,再也笼罩不住。

劲气四溢,吹土扬尘,整个小院子里尘雾四起,待到灰尘落下后,两人已经罢手不攻。

张三丰看着院子里被劲风击断的大树,向杨易问道:“杨教主,这世间真有人能逼得你毫无还手之力?”

杨易道:“此界之中倒是没有胜过我之人,但其他世界能胜过我者,不说有多少,但百八十个那是肯定有的!”

“其它世界?”张三丰大奇:“杨教主此话何意?”

杨易以手指天,笑道:“不可说!不可说!”

张三丰目露奇光:“当真有天外世界?”

杨易笑道:“或许有吧。”

张三丰怔然良久,忽然摇头失笑,“来来来,杨教主,再来体会一下我这套太极剑法……”

杨易在这武当山上一待就是两个来月,在这期间,他与张三丰比武论剑,互相启发,互相验证,一身武学修为在这武当山上终于有了一次彻底的梳理与规整,收获之大,难以想象。

他一身功力过于刚猛,棱角太过于明显,斧凿痕迹太重,虽然儒家功法讲究浩然正气,刚直不屈,但也有外圆内方之说,杨易却是一味刚猛,未免有点过犹不及。这种情况杨慎行也向他指点过,只是当时境界未到,总是难以参透,直到在这武当山上,学习了太极拳法之后,杨易方才真正明了自己如今的短板所在,在武道修为之上往前迈了极大的一步。

非但杨易收获极大,边是张三丰也是眼界大开,杨易向他展示的每一样武学功法都是玄妙非常,每一种功法他都没有见过,思路之奇特,运气之奇妙,威力之巨大,都是世间罕有之功。

两个月下来,两人互相切磋启发之下,武当山多了十多套精妙之极,威力奇大无比的武学传承。有剑法,有掌法,也有内功心法,武当山由此之后,人才辈出,武学高手层出不穷,后尊杨易为武神,原因也是在此。

转眼间临近五月,明教各地教众齐聚武当附近,每天都有各地分舵负责人前来向教主请安汇报,弄得整个武当派跟明教分坛一般。杨易见不是个事,只好辞别张三丰,下了武当山,在武当山附近找了一个地方暂住,等待各地头领前来汇合。

又过几天,已经快到了端午时节,明教教众的大会便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