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伤心(第2/2页)

这进忠被欺凌至此,奴性不减,不是愚是什么?

血性不在,脊梁不存,可叹可悲亦复可恨!

国民之愚以至于斯,古今同叹!

他背剑前行,心道:“如今这个局面,已非短时间内所能解决,开启民智岂是一时半会所能做到的?先杀他一阵子,搅乱之后,慢慢打开局面,让自家孩儿来一趟便是!”

主意打定之后,当下一路疾行,当天赶到杭州知府处,斩了几个脑袋,停留了几天,便有几个杀官拿令之人寻他指点武功。

当今之世,武学衰微,高深武学已经难以修习,又加传承断绝,世间高手渐稀。

这些敢于杀官拿令之人,功夫高低先不说,最起码胆气是有了,人品如何还待以后观察,对武道的追求之心却是极为坚定。

对于这些人,杨易也不藏私,针对每个人的体质与所修习的功夫,现场为他们创制武学心法,又带着他们随身行走半月,与围剿来的清军打了几次之后,方才离开。

他走到海南之后,又在海岛巨石之上讲道十日,十日之后,纵身下海,在众多“反贼”的惊呼声中踏波而去。

倚天世界中。

明帝杨昭正在发愁。

杨易走时,撇下三子二女,大儿杨昭被指定为太子,如今已然称帝数年,如今两个女儿年龄还小,且不说她们。

关键是现在杨昭为帝之后,剩下的两个兄弟如何安置,使得他大费脑筋。

本来说是要分封二弟杨晖去西域管理白人,但杨晖之母赵敏太后说什么不愿意让自家孩儿去异域受苦,赵敏心眼儿多,计谋百出,对杨昭帮助甚大,她虽非生母,但对自己却视若己出,与亲生母亲无有两样,她接连说了几次,杨昭便不好再坚持。

只是这样一来,本来打算让三弟杨楚去南洋的建议也不太方便说出口来,这样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

可若是将这两个弟弟分封在中原地区,那么南北两处地域便没有放心之人坐镇,总是不妥,时间长了定然出事情。

今日早朝之后,杨昭吃了早饭,坐在书房里呆呆出神,甚是发愁,心想:“若是此时父王尚在,他一句话说出来,天下又有谁敢不听?”

正愣神间,肩膀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昭儿,为何满脸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