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咏春高手(第2/3页)

梁太正目光如炬,看了萧军亮一眼,暗暗点头,此人虽没有习过武,走起路来威猛自信,想必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也不知道这样的人特意从上海市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事情。

“哈哈,梁某正是师祖梁赞一脉,略有几分薄名,不足为外人道哉。至于萧先生说的寸劲出神入化,造极登峰,那是别人以讹传讹罢了,梁某就只会几手庄稼把式,打几个小混混还可以,大了就不行了。”梁太正也抱拳,谦厚和霭,整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并看不出他会功夫。

可这样的一句话,谦和的表现,落在萧军亮的眼里却是为之一亮,高手风范!

没错,就是高手风范。

武功练到一定的境界,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变得有修养起来,一个本来性格粗暴容易冲动的人,把武功练到了家,上身了,自然会潜移默化地温和起来,表面看起来就和一个教书先生差不多。

功夫不上身,不可能明拳理。

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

一个人习武,只追求招式的精湛,而不注重内在的修炼,始终都是外行,只能在门外徘徊,到老了就是一场空。其实每一门拳法的创造,本意都是善的,绝不是为了什么纵横天下,享尽荣华富贵,为的是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要不然创出来的拳那是有缺陷的。

“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功夫,当初也是为了不被附近的混混祸害,才创出了种种神奇精妙的少林功夫,更有易筋经,金刚不坏这样的高深武功。

因而,武功到了境界,他的性格就会被“改造”,变得温和如玉。如莫逍城,到了暗劲,把一身的锋芒都隐在内面,一发狠,就比猛虎还要凶狠霸道。

不过也说起来,像高业先这样到了化劲还那么粗暴狰狞的练家子,倒是少见。不过这也许是他的表面,装作糊涂粗鲁,做起某些事来就顺理多了。

萧军亮之前拜访的一些所谓名家,十个有九个都傲气冲天,老子天下第一,道貌岸然,听到萧军亮重金求高手,个个都像见了亲爹一般。

这个梁太正的名声的确不大,萧军亮也是从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到,现在看来还真有几分本事也说不定。

萧军亮也不转弯抹角了,直接实话实说,“梁师傅,我就不多啰嗦了,直接开门见山了吧。我这次特意过来,是想请你出山,帮我打一场拳的。”

梁太正小小惊讶了一番,没有想到萧军亮竟是要请他打一场拳,他原以为是要请他出山,专门教拳呢。这阵因为拍了两部以咏春拳为题材的电影,让很多人知道了有咏春这么一门功夫,一时间咏春大热起来。很多人都一时性子热,想要拜师学好咏春,前一段日子就有几拨人来找过他。

萧军亮又道,“梁师傅,你放心,酬金方面不会亏待你的,打一场,一百万!”

旁边几个梁太正的徒弟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万!他们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呢。换成百元大钞叠起来也有一米长了。

他们看萧军亮一身华贵,虎虎生威,肯定是有钱人,再看他身后几个虎背熊腰,一身腱子肉的保镖,全身充满爆炸性的力量,那冷峻的表情,冰冷无人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栗。

可惜几个梁太正的徒弟不够专业,见的世面也不多,要不然看几个保镖的腰间微鼓,就应该知道他都别着枪!

梁太正笑了笑,丝毫没有为一百万的巨额酬金而动心,他看了一眼萧军亮身后的几个保镖,说道,“萧先生身后几个都是好手,一个能打十个不止,身手矫捷,是高手,又何必舍近求远来找我梁某呢?一百万,太多了,我是个农村练家子,有了这么多钱,花不起的。”

萧军亮更加高看了,喝了一口端来的茶,不急不缓道,“好茶,入口香甜,口舌生津,纯净香甜的山泉水所泡,就是粗茶都变得有味道。梁师傅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倒也人生一大享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