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踪的马行(第2/3页)

货不翼而飞,祸却从天将而降!

下达捕文的“刑部”风头正劲的少年新贵班马儿,入行短短不到一年,这位“金衣巡察使”班大人,已经领差查封了十几位朝廷官员、富翁大亨的家产,心黑手狠,不近人情,“京师”官民,畏之如蛇蝎。

班马儿对于抄家抓人这一套,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在他的指挥下,如狼似虎的“刑部”金衣卫,不顾萨那才恩如何喊冤辩白,不管大病未愈的辰沅怎样哀哭求饶,七手八脚的封了“马行”,木枷铁链带走了萨那才恩。

这个消息传开后,在“京师”市井中,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马行”的失踪,表面上是一起监守自盗、侵吞国财的案件,很多同行或者官民,只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跟随马队一起失踪的百余名马夫和“户部”胥吏人员的寻找上;但是,处于“京师”权利争夺漩涡里的几位大佬,却嗅出了不一样的气味。

第一个坐不住的,是“东宫”太子赵恒。

这些负责赈灾的“户部”官员,有大部分是左丞相李纲的门生故吏,李纲是“康王”一系官绅名流的精神领袖,而出事的萨那才恩,却偏生生是自己业师太子太傅布先生义子辰源的至亲,这就不由得不让太子恒坐立不安了。

还有一件事,更让太子恒感到不同寻常,一向审案办事拖沓不决的“刑部”司衙,这次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出奇的快审快决,萨那才恩才被捕不到三日,就被判了个斩立决!

事有蹊跷!

以“东宫太子”之尊,即便死上一百个萨那才恩,太子恒也不会在乎,问题是,明明是六家车马行一起出去,为何单单是自己老师义子家亲属的马队出了事故?

这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大不利于自己的阴谋?

太子恒决定“拖一拖”——

至少要拖到辰源从“东海”之滨的“琉璃山庄”赶回来。

审议结果一已出,要改变这个结果,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在现在的“京师”,由于徽宗皇帝的过度倦政放权,直到导致“刑部”一系的官员权力膨胀,几乎凌驾于吏、户、礼、工、兵其他五部之上,他们主动向官家身边的新宠“殿帅太尉”高俅靠拢,自成一派,即使“权力帮”蔡京,以及“富贵集团”的柴如歌,不到万不得已,也尽量不去与他们发生不必要的正面冲突。

“刑部”党徒,近年来,俨然已继“权力帮”、“大风堂”、“青衣楼”、“富贵集团”之后,成为“京城”第五大势力,且渐有赶超创立发展较晚的“富贵集团”之势。

所以,太子恒花了很大的气力,请“东南王”朱勔出面,疏通“刑部”的关系,破天荒的将“斩立决”,改判做“秋后处斩”。

“东南王”朱勔雄霸东南,财雄势大,朝廷里有无数的高官为他奔走,江湖上有无计的高手给他效劳,他一发话,“刑部”的几位巨头,必须给他这个面子!

萨那才恩还是要死的,毕竟价值十二万两的赈灾钱粮,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在天灾当下、国难当头,“黄河”两岸的数十万灾民嗷嗷待哺、每日都有数以百计百姓饿死、病死之际,没有人能救得了萨那才恩这只可怜的“替罪羊”。

“东南王”朱勔的一句话,只是让深陷“天牢”的萨那才恩多活了一个月。

但是,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等到辰源赶回京城了。

萨那才恩行刑之日前的第三天,在姐姐辰沅的望眼欲穿中,辰源终于风尘仆仆的回到“京师”,回到“青衣楼”。

他一出现,就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委托二弟“才高八斗,天下第九”楚羽,去“太子府”拜见、以及拜谢太子爷援手之恩,带着贵礼,一件让太子爷见了就会心花怒放的贵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