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修成人仙!(第2/3页)

洪易弹了一下手中的剑,一股凌云之意油然而生。

洪易的“天剑”,修的乃是自强不息意境。

洪易观天,领悟其“自强不息”。

太上道观天,领悟其“无情不朽”。

谁对天之道的领悟是正确的?口说无凭,只有用道术,用手中的剑来证明了。

“我观天之道,领悟其自强不息,我观地之道,领悟其厚德载物,我观风,领悟其顺和通畅,我观雷,领其勇猛奋进,君子在雷中,勇猛精进,却又小心翼翼,一日三省,此为‘天,地,风,雷’之道。”豁然一下,洪易弹剑吟唱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风巽,君子申命行事。洊雷震,君子以恐惧自省。”

孙薇薇只感觉到,洪易在吟唱之间,突然身体头顶之上,一股狼烟一般的精气,滚滚而上,浩大拳意铺天盖地的涌现了出来,在这股拳意之中,先是无边的苦海,波浪滚滚,没有彼岸。在这拳意之中,孙薇薇的念头都几乎被震慑的动弹不得。而苦海之上,突然一座金桥,凌空飞挂,延伸向远处,不知道通向哪里。

无边苦海之上,一座金桥。

这就是洪易巅峰武圣之后,凝聚出的拳意。

“我做易经,愿天下人人如龙。我修武道,愿在无边苦海之上,架设一座彼岸之桥,人人可以通过,无论先来后到。上古之时,有大神通者,做造化之舟,渡苦海彼岸。然舟不如桥,所渡之人有限。此桥若是修成,大千世界毁灭之后,重开天地,可定地水火风。”

洪易一步一句,聚精会神,运转着气血,全心全意的凝聚着自己的拳意,精神。他的拳意,乃是“彼岸之桥”。乾帝杨盘,秉承了上古大神通者的造化之舟,渡过彼岸,所以人人都归附,为天下之主,公羊愚就是为了上造化之舟而投靠了乾帝杨盘。

然而,舟不如桥。舟渡苦海,能上船的人神通,法力,时间,机缘,运气缺一不可。而桥则是无论先来后到,早生晚生,帝王将相,草民百姓,都可以上桥而到彼岸。

这是洪易的拳意,也是他著作易经,人人如龙的意念。

此时,他把精神融入了武道拳意之中,在无边的苦海上,架设一道永恒的桥梁,人人得以通行,这是何等的宏愿?(注:太极图在老子使用的时候,化为一座金桥,定地水火风的意思,也就是彼岸之桥,人人能上,所以老子在三清之中,法力最强。)

“你的武道,只差一点点,就要突破人仙境界了。只要捅破那层膜,就是人仙,薄薄的一层。修炼道术的人,气血之中没有灵魂,居然能修炼成人仙?这是亘古罕有,亘古罕有!”

孙薇薇感觉着洪易头顶上滚滚精气,还有苦海之中的那座金桥,一下就感觉到了其中磅礴,浩大的意念。她也是见多识广的人,感觉到洪易恐怖的拳意武道,就知道这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破到人仙境界。

这股气势,就算是巅峰武圣也不可能有。

“光阴逆流,过去未来,天地风雷,乾坤巽震,彼岸之桥。”洪易似乎是已经沉浸入了一个无比舒缓的境界之中,把自己所有的武道意念,都慢慢的凝聚着,修缮着,完善着。

这拳意越来越大,有如实质,一股无形的风从洪易全身毛孔之中吹拂出来,在这光明大结界之中荡漾。

蹬蹬蹬,蹬蹬蹬。

被洪易的气势所迫,猿公明一下退了三步,以它金刚大力神猿的凶暴,在洪易的气息之下,也禁不住后退,这是一种本能上的压迫,就好像老鼠对上猫,小鸡对上黄鼠狼,这也是一种上位者的威压。

不过猿公明却是十分兴奋,鼻腔之中发出吼声。因为他在见证一个人仙的修炼成功,一个武者,从巅峰武圣到人仙境界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