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7章 搬运族中体制(第2/3页)

“全族几千人,孩子不少,这开支不小。”叶子凡听了,觉得这是好事,又略皱起了眉。

别的事还罢了,这上学却是负担重。

“开支由祠田而出,我会拨田到祠田里去。”

“而且完成启蒙后,并不是都继续入学,按照素质和学习成绩分三等,给予务农、商坊、求学的路子。”

“少府房同样提升到厅,登记全族的商业产业,协调保证各房商产顺利继承,帮助族人购买和建立商产,和官府打交道,而获得某些豁免,要是族人抛售商产,在同样条件下优先收购。”

“族学里走商坊路子的,可先在少府厅安排下实习。”

叶子凡连连点首,凝神想着这些机构,就见着雨水越来越大,又转脸问:“还有别的么?”

“治宗厅,传达族长的命令,监督族产,家法判决,按族规收取族银——这也是必不可少。”

“务农、商坊、求学三条路子,都也有赏罚,求学考不上童生,年纪到了自然要退下来,不再获得族内支持。”

“关键是其中一点,以后族内分主事、执事、录事,稚丁四种。”

“族内子弟,可选择自己愿意加入的一块,同时承担自己义务和交纳的族银,具体数目,由族内商议,我大体上认为,农一商三相对适宜。”

“对族内毫无贡献,自身也无成就,加入就是稚丁,稚丁无晋升权。”

“子弟能自己创业,在农得十亩田,在商能建一家小店,或者赚一百两银子,在学考取童生,都可成为录事,有晋升权,晋升到族内执事。”

“录事和执事,都有专门养老银。”

“主事可由族长任命,但各厅执事必须是本厅出身,这是免除日后家主随意安插人手,只会搜刮不会经营。”

“唯治宗厅族长可随意安置。”

这话一落,只见族里细小溪流,又起了变化,变成赤红,略带些黄,这赤红和以前不同,充满了生命力,叶青不由心里一动——这是族运来日方长的迹象!

叶青说这个,并非是虚妄,这在某个时空里,是经过考验的政策,完全照搬着成功的条款。

某朝初,有个200人的小族,祖父是前朝儒生,祖籍在靠近山西太原到河北这段上,按照预测,这家族200年内很穷,族气灰白,朝夕不保,没有出过秀才。

而有青色之神,奉命实验,把这几条体制点化给当时的族长,赐下“蓄田蓄产以固本,治学求仕以升格”十四字真言,并且给50两银子启动资本。

这个族长很兴奋,拉着几个族老商议后50两银子全买了地,为以后儿孙攒点家业,并且族里人凑钱,请了先生教小孩。

一晃三十年,族里出了不少童生,但没有秀才,族里也没有纠纷,还算和气,在周围十几里这族是出了名的团结。

各自出去营生,办了族学,有不少没考中的都出去经商了,也有不少死在外地。

出去做生意,或得罪了人,被人整的破产,没能把消息传到族里就死在半路上,或者是被强盗抢了,流落在外。

也有不少扎下跟来有了盈利,走上了经商的路子,这些盈利的,一部分钱送回族里,凑起来开了族学。

而青色之神点化之后第54年,一个族中弟子考中了秀才,没能考中举人,全族里庆贺,远在外地经商的族人也回来。

这秀才经过十多年经营,依靠着族里的力量,当上了主簿,同时当上了族长,拉扯了不少族人当着小吏,给自己和族里捞了不少好处,因这层关系,族里经商的开始做大。

这时的族运是淡白,有一点灰。

以后族里一直坚守着蓄田蓄产,不如意的族人也有饭吃有地种,这在古代已是非常强的生活了,因此更加团结。

往后到100年,家族开始具备了一些规模,族气是淡白到白,已影响县,被别的晋商试探打压,因团结,几次试探打压都撑了过来,晋商圈子里也承认这一族有资格参与——虽是老幺,最小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