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招兵买马(三)(第2/3页)

苗毅二话不说,两根手指捅出来,“别啰嗦了,我给两万金晶!”

远处的秦薇薇等人见两人手指头捅来捅去,不知道两人在搞什么。

洪长海哑口无言,人家直接翻倍给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下被苗毅的两万金晶给堵住了嘴巴。

殊不知如今的苗大洞主光现金加起来就有三千多万枚金晶,开这点薪酬没问题。

好吧,洪长海又继续跟他谈其他人的金晶待遇。

最终拍板下来的结果是,两名青莲一品每人每年十颗下品愿力珠,加两万金晶;两名白莲九品每人每年九颗愿力珠,钱和前面的比起来直接砍半,一万金晶。

其他的依次往下推,八品八颗愿力珠加八千金晶;七品七颗愿力珠加七千金晶;六品六颗加六千金晶;五品五颗加五千金晶。

这待遇就算放在其他地方,如果没担任什么洞主、山主或府主之类的职务的话,也不算低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坐镇一方的职务待遇虽然高,可也不是谁都能有机会得到那个位置的,好处看得到,却不是谁都能吃到。

这样算下来,苗大洞主每年要为这些人支出十五万两千枚金晶,下品愿力珠达一百三十枚。

价钱虽然谈得洪长海还满意,也没觉得这样会委屈弟子,可他总觉得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你一洞主哪来那么多东西支出?

双方说好了,如果苗毅给不出这么多东西,门下弟子可是要立马撤回的,采收愿力珠的日子马上就要到了,可是立马就要见真章的。

红口白牙的东西自然不行,太容易坑人了,万一被苗毅给骗入了规则之内,想再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双方要签下“如律令”,才能保证双方的约定。

何谓“如律令”?

“如律令”的规则来自六圣座下商会的“如律府”,譬如仙国就有“仙国商会”,专门做修行界的买卖。

做买卖免不了有坑蒙拐骗的事情,乱七八糟的事情层出不穷后,直接影响了修行界规则制定者的利益,于是“如律府”应运而生,最早是规范交易,最后延伸到了整个修行界。

“如律府”可不是什么类似南宣府之类的地方,而是类似于俗世的官方执法机构,区别在于“如律府”是针对修行界,直接由六圣座下的徒子徒孙来掌控,算是六圣唯一最直接插手修行界事物的所在。

约定双方一旦签下契约,假如有一方违约又不肯付出违约代价,另一方则有可能把契约送到“如律府”请求执行公道,而“如律府”立刻会发“如律令”给违约方质问,你愿不愿意兑现违约的承诺?

如果接到“如律令”还不肯承认自己有违约之类的,那么“如律府”会亲自派人来查证,一旦验证的确违约,或者证明另一方是诬告,负责任的一方不但要支付查证的费用,而且后果还很严重,需知“如律府”高手如云。

为了维护修行界的游戏规则,“如律府”绝对是律法森严的地方,不允许有丝毫徇私枉法的事情,以示高高在上的六圣是多么的公正严明,代表的是六圣的形象,自然不会乱来。

实际上签约双方签下的并非“如律令”,只有“如律府”发出的才叫“如律令”,只不过如今修行界早就习惯了把契约双方签下的愿意接受“如律府”监察的契约叫“如律令”,叫着叫着就叫习惯了。

这就是“如律令”的由来,而杨庆和蓝玉门掌门签订的正是“如律令”。

苗毅对签下“如律令”没有任何意见,欣然答应。

可洪长海还是有点不放心,万一你到时候兑现不了承诺大不了把蓝玉门的弟子给放回来,又不损失什么,而我蓝玉门弟子白白被你给使唤了的账怎么算?岂不是被你给耍着玩了,让我怎么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