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月人听烟中语 第八章(第2/3页)

大溪口渡头有一条长长的泥堤伸入湖中,这便是大溪口码头。大溪口码头的两侧钉着两排深深的木桩,木桩上系着一溜的湖船。除了几艘大些的客船定期开往对岸的城镇,其他都是那种有篷或没篷的小船。这些小船上各有两三位船主水手,袖着手靠在摇橹边,专等游湖的客人雇船。

等张牧云这一行人来到大溪口码头,便由张牧云讲价、无咎出钱,在码头靠近湖中的位置雇了一艘不大不小的白帆油篷小艇,跟船夫讲好了去处,便准备一起上船。就在这时候,张牧云叫了一声,“月婵,走了”,却发现没动静;回头一看,却看到那少女还停在刚才来的小路上,呆呆地望着湖水出神,不知道在干啥。

“月婵,干嘛呢?”

见月婵发呆,张牧云莫名其妙,便提高了嗓门喊她。听他提高嗓音叫,看得入神的女孩儿如梦初醒,赶紧一路小跑,袅袅娜娜地跑过来了。

待月婵过来,还不等心中奇怪的张牧云问她,她却先一脸奇怪地问道:

“咦,大哥啊,你们怎么走得这么急?这么好的风光你们不看一看?”

原来,初到洞庭的少女从不记得曾见过这样浩渺明净的水色烟波。这明朗晴空下,且不说那长波天合的万顷碧波,就是这近处的湖岸,也婀娜多姿,明媚如画。那芦苇青碧,水色清莹,澄渟湛然的湖波一声声拍打着湖岸,搅起一阵阵潮风,带着独特的清香。月婵觉得,这样微腥酒香一样的气味,任何自己用过的脂粉香水、任何闻过的花香蕊香都不能比拟。而在贪婪地嗅息湖风之时,听得“啾啾”两声轻柔清脆的鸟鸣,那随风作响的芦苇丛中忽然就有几只白色的水鸟拍打着翅膀飞起,摇曳生姿地翩然飞向遥远的天际——所有这一切,是多么的动人迷人?怎么竟有人能视若无睹?所以月婵非常奇怪。

不过,这少女她哪知道,和她同行的这两位,一个住近水边,一个久历江湖,这样的湖山一次两次甚至十次都可以,但实在看得太多了,现在如果不特别用心,也就自然熟视无睹。

所以张牧云见月婵一脸奇怪的发问,也只是嗯嗯啊啊随便说了两句应付过去,就赶紧拉着她跳上船头。毕竟,赶路要紧。

于是,载着月婵几人的帆船如一只张开白色翅膀的水鸟,倏忽间荡离了水岸,推开一路清澄的湖波,悠悠然往大湖的深处而去。一帆烟水,两桨汀洲,面对着清澈粼粼的湖波,三人坐在船舷边,只随着船儿摇摇摆摆,一时陷入静默。当然,少女沉默,是因为震惊于如画的湖山,连船舷边那些碧涛中因为船行拖迤出的白浪波纹,也被她看出精致的画儿来。其他两位沉默,却因为无聊,无话可说,才一时闭嘴。

不过这云梦泽洞庭湖实在太过广大,觉着已经忍了很久,回头一看,却好像才离了湖岸。于是过了一会儿,那无咎道人便先忍不住,挑起个话头,跟眼前两个年轻人扯起闲篇来。他先是天南海北、云遮雾绕地说了一通,便说起君山来。无咎说:

“牧云月婵啊,你们恐怕不知道,这君山七十二峰,还是那姑射山上神女瑶姬休憩的行辕呢。”

“是吗?”

因为坐船实在无聊,老道这话题显得格外有意思,张牧云一惊一乍地接了一句,勾着他往下聊。

“可不!”

看着兴奋的少年,无咎也兴致勃勃地继续讲:

“那瑶姬可了不起,传说是天帝的小女儿。她是姑射山上最有名的仙子,往往说姑射神人,便是她。那瑶姬,不仅神力高强,还心地善良。据说当初大禹治水时,起初一筹莫展,还是瑶姬看他可怜,托梦传给他役鬼差神的法术,还在他枕头边留下一本防风治水的天书,就是靠这些,大禹才止住了横扫千里的飓风。到后来,瑶姬又派侍臣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大神,祭起法宝雷火珠、电蛇鞭,将巫山炸开了一条峡道,让洪水经巫峡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大江。所以说,正因有了她的帮助,大禹治水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