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七 相见(第3/5页)

纪若尘左手提起,这只手纤而有力,肌若凝脂,隐约有光华流动,正是道行小有所成的标志。

他望着自己的手,微笑道:“本来孽缘就不算少,也不在乎再多个几十件的。何况那些人修为不足,却不自量力,四处捕杀我宗弟子,皆是可杀之人。杀些可杀之人,我又何愧之有?”

顾清眼中光影流转,重又转为淡漠,道:“我辈修道之人,当上体天心,以天下为念,以众生为怜,如此方有望得证金仙大道,羽化飞升。若尘兄,你如若把持不住自己的杀心,不说今生,怕是十世百世之后,也无缘仙途。”

纪若尘失笑道:“千百年来,得道者不过寥寥数人,大道又何其飘渺无凭?再说修仙路上人多,也不独少了我一个吧。”

一句话说完,纪若尘定睛望住顾清双眸,目光转亮,有如实质,冷然道:“道德宗本来领袖修道诸派,现下却成天下修士围攻道德宗之局。明皇那道圣旨于修道之士而言,实与一张废纸无异。何以转眼之间,时局就能如此急转直下?我虽然年轻识浅,也知道这当中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我宗惹了仙怒,才招致了这等祸事。普天之下,与这仙字最沾边的,该就是青城山上坐着的那位了吧?”

顾清轻叹一声,散去了身周与天地浑然一体的淡漠,道:“道德宗倒行逆施,实是天下祸乱之源。如若放任不理,则不出十年,天下必然大乱。那时生灵涂炭,不知要延续多少年。你不知个中情由,这也怪不得你。他……他这样做,实是有道理的。”

纪若尘眼中闪过一丝落寞,转头望向茫茫群山,静观云岚起伏、涛生云灭。片刻后方道:“自我修道之时,就不断有人告诉我大道苍茫、众生如蚁的道理。修道之士有大神通者足可移山填海,于是在我辈中人眼中,世间凡俗皆是庸庸碌碌,为一点生计奔波终生,说不出的可怜可叹。其实天下修道人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那居于上位者不过略示了心意,他们立刻争先恐后的甘为驭策,真是可叹,可笑!”

顾清摇头道:“这事非是你想的那样。唉,无非是泄露仙机而已,我就与你说了吧。若尘兄,昔日洛阳大劫,那幅神州气运图最后在机缘之下落入你手。其后道德宗诸真人令你下山探寻灵力之源所在,共是三次,我未曾说错吧?”

早于初见之时,纪若尘就知顾清神通广大,实是莫测高深。此刻自己行事被她一一道破,也不觉得奇怪,于是点头道:“正是如此。”

“那神州气运图出自九幽黄泉,岂会是什么平和正大的神物?”顾清顿了一顿,似是回想着什么,片刻后道:“此图能够感应天地气机运转,追踪灵穴气眼所在,本不该是这世间之物。既然此图落于你手,那即是惟有你能够借助气运图感应到灵穴所在。你每探明一片灵穴所在,道德宗诸真人随后即到,将灵气之源取了去。这灵气之源其实于修道者也无多大用处,但每被取走一个,就是破了一处灵穴。天下共有二十四处灵穴,每三处对应一个卦象,以应先天八卦。道德宗破了三处灵穴,实际上已毁了一个卦象,天地间均衡已失,乱象渐显。所以他才说,道德宗实是天下祸乱之源。”

顾清向前一步,与纪若尘并肩而立,遥望东方茫茫大海,道:“你一路东行,为的想必是又一处灵穴了。现在局势还能够勉强补救,但你若再破一处灵穴,则三年之内,天下必刀兵大起,你就真的忍心?何去何从,现在你可是想明白了吗?”

纪若尘与顾清并肩立着,鼻尖隐隐可嗅得到她的气息,一时心境有些恍惚。但一想起她到来时漫天紫电狂雷的景象,不知为何,心底一缕不平悄然升起。

“弄到天下大乱,于我道德宗又有何好处?灵力之源这等神物,向来是有德者居之,我道德宗本就领袖天下,取也就取了,有何不该?不过,究竟是仙人厉害啊,说一句我宗是天下祸乱之源,我们就不得不是祸乱之源了。苍生如何我还未看到,倒是如今群修围攻西玄山,呵呵,难道就不算天下大乱了?这场人祸的源头,又是在何处?”纪若尘冷冷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