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第二十二章 佛音惊缠心(第2/2页)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风流,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繁华,都未能让他忘却那一段旧事。

嬿婉见皇帝陡生不悦,便婉转劝道:“素来也只是流言,皇上实在不必往心里去。何况,人都不在了,皇后娘娘听了,心里也不好受啊。”

皇帝心意惘然,盯着如懿,目光如锥,“是么?朕还以为人没了,情总还在。”

宫人们举着罗伞,捧着栉巾、痰盂立在远处,虽然只有嬿婉和香见在侧,如懿也受不了这无端而来的羞辱。人已逝去,有时她亦想忘怀,却禁不得皇帝这般三言两语地计较,更生凉薄。

天日正中,暖暖晴光洒落在人周身,犹带一丝温暖余情。香见难得地穿了一袭粉黛色长衫,密密绣了连绵不尽的枣花图样。那是杭绸中新制的一种皎月绸,一共才得了两匹,皇帝一匹奉与太后,一匹独赏了香见,供她裁制新衣。那皎月绸不啻寸缕寸金,清雅柔软,若新生儿肌理幼滑。一抹帛光盈然于举手投足间,便已觉清贵宠妃气咄咄逼人。

她站在二月漫天的花事盛开下,轻飘飘道:“前日陪皇上往上天竺焚香顶礼以祝丰年,心里念着当日寒部亡者可得安息,寒歧一缕战魂,也可长眠沙场了吧。”她举眸,若寒星熠熠,“臣妾这般心思,皇上可会责怪?”

皇帝微怔,旋即含笑,无限宠溺怜惜,“只要你高兴,什么都好。”

香见抿嘴一笑,轻诮道:“是么?皇上连臣妾为寒歧祝祷都可原谅,一个莫须有的凌云彻,皇上这几年眉间心上,就这般小气么?”

皇帝无言,如懿不动声色,只是唇角微挑,以表对香见解围的谢意。

嬿婉不胜惶惑,低柔道:“容嫔妹妹,话可不是这般说。你与寒歧毕竟有婚约在前,可皇后娘娘和凌云彻不过是尊卑之分。难道妹妹心里,觉得皇后娘娘与凌云彻便如你与寒歧这般么?”她修长玉指按在心口,连连摇头,“这话姐姐我可不敢听。”

有不敢听,亦有不忍言。明明事关自己,她却无可分辩。才知疑心深种如情根深种,一般难以移除。

她亦没有力气,拔去他心底那根刺。因为那刺,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铸成,早已成了她心底不可磨灭的烙印。

初春的风如同绵软的女儿家的手掌,轻轻拂过她的面颊。她听见香见鄙夷的声音,“令贵妃这般善于曲解,也算奇才。”她不必看,也猜得到嬿婉一定是一副娇柔怯弱不敢与之相争的模样。她也懒得去看,免得污了自己的眼睛。

如懿眉目清冷,淡淡道:“原来皇上这般在意臣妾,真是臣妾无上福泽。”

皇帝便横目去瞧嬿婉,“不该你开口之事,无须多言。”

香见便引了她的手,自顾自道:“前面花开得好,皇后娘娘,咱们去瞧。”

步子尚未迈开,已有太监来请,“请皇上旨意,晚膳摆在何处?奴才得预备起来。”

皇帝兴味索然,“晚膳在偏殿便是。扬州府送来的歌伎在何处?朕需佐以歌舞娱情。”

这般吩咐,便是不欲嫔妃侍奉在侧了。如懿便与嬿婉、香见告辞退却。